
扭動腰胯。多形容故作妖娆的丑态。《西遊記》第五三回:“ 八戒 扭腰撒胯的哼道:‘爺爺呀!要生孩子,我們卻是男身!那裡開得産門?’”《锺馗捉鬼傳》第八回:“更有那丑惡異常的,他也要蹶嘴上抹了胭脂……扭腰撒胯,備盡丑态。”
“扭腰撒胯”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形容扭動腰胯的動作,通常帶有貶義色彩。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該成語指故意扭動腰部和胯部,多用于描述故作妖娆或誇張的姿态,常暗示動作不自然、矯揉造作,甚至帶有丑态。例如《西遊記》中豬八戒的滑稽形象:“八戒扭腰撒胯的哼道:‘爺爺呀!要生孩子,我們卻是男身!那裡開得産門?’”(、)。
2. 出處與文學引用
成語最早見于古典文學作品,如《西遊記》和《锺馗捉鬼傳》,均通過角色動作突出其滑稽或丑陋的一面。
3. 使用場景
4. 情感色彩
該詞帶有明顯貶義,強調動作的刻意與不協調,多用于文學描寫或口語中表達戲谑、批評。
總結
“扭腰撒胯”通過腰胯扭動的具象動作,隱喻矯飾、造作的姿态,是漢語中生動刻畫負面形象的典型表達。
《扭腰撒胯》是一種形容表演或跳舞時的動作,意指扭動腰部、擴張髋部的動作。
《扭腰撒胯》的部首是手,并且分别有7、15、5、5個筆畫。
《扭腰撒胯》一詞來源于民間廣東方言,用以形容某種舞蹈動作的形狀。而在繁體字中,該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扭腰撒胯的漢字寫法是「扭腰撒褂」或「扭腰撒褩」,其中"褂"或"褩"有時也被寫作「胯」。
他在舞台上扭腰撒胯,引來了觀衆們的歡呼。
扭動、下腰、露胯
動感舞步、騷舞姿态
僵硬、闆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