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語的音義并譯。即旃檀香樹。以其産地之山狀若牛頭,故稱。《法苑珠林》卷十五引《佛本行經》:“爾時太子即初就學,将好最妙牛頭旃檀作於書闆,純用七寶莊嚴四緣,以天種種殊特妙香塗其背上。” 唐 慧琳 《一切經音義》卷二七:“旃檀那,謂牛頭旃檀等,赤即紫檀之類,白謂白檀之屬。”亦省稱“ 牛頭 ”。《翻譯名義集·衆香》“牛頭旃檀”引《華嚴經》:“ 摩羅耶山 出旃檀香,名曰牛頭。”《翻譯名義集·衆香》“牛頭旃檀”引《正6*法念經》:“此洲有山,名曰 高山 。 高山 之峰,多有牛頭旃檀……以此山峰狀如牛頭,於此峰中生旃檀樹,故名牛頭。”參見“ 檀香 ”、“ 旃檀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牛頭旃檀漢語 快速查詢。
“牛頭旃檀”是一個佛教文化相關的專有名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該詞為梵語“gosirsa-candana”的音義并譯,指代一種珍貴的檀香樹。其名稱源于産地山的形狀:印度秣剌耶山(今南印度卡爾達蒙山)的山峰狀若牛頭,故稱此地産的檀香為“牛頭旃檀”。
屬于檀香科植物,具體分類為白檀(學名:Santalum album),木質芳香濃郁。因材質顔色差異,又有别稱“赤旃檀”或“牛首旃檀”,與普通檀香相比更具宗教神聖性。
若需了解更詳細的佛經典故或植物學分類,可參考《佛本行經》《華嚴經》等文獻,或查閱印度香木研究專著。
《牛頭旃檀》是一個漢字詞組,意為“檀香木雕刻的牛頭”。牛頭代表牛,旃檀則是檀香木的一種,常用于制作香案、佛像等佛教用品。因此,《牛頭旃檀》可以指代檀香木雕刻的牛頭雕像。
《牛頭旃檀》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牛(牜)和木(木),它們分别位于詞組的第一個和第三個字,共同構成了這個詞組的意義。根據筆畫,牛頭旃檀的拆分為:牜(4畫)+ 頭(4畫)+ 旃(9畫)+ 殳(4畫)+ 木(4畫)= 25畫。
《牛頭旃檀》這個詞的來源目前尚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它與佛教文化和雕刻藝術有關。在繁體字中,《牛頭旃檀》的書寫保持不變,仍然是牛頭旃檀。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研究,古代對于《牛頭旃檀》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的意義和形态是相似的,隻是書寫方式上略有差異。
1. 他在佛堂裡看到一尊精美的牛頭旃檀雕像。
2. 這幅畫以牛頭旃檀為主題,展現了佛教文化的内涵。
1. 旃檀珠:指用檀香木制成的珠子。
2. 旃檀香:檀香木所釋放的香氣。
3. 牛頭:牛的頭部。
牛頭香: 用檀香木雕刻的牛頭。
石膏頭像:用石膏制成的頭像,與檀香木制成的牛頭旃檀形成對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