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牛頭阿旁的意思、牛頭阿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牛頭阿旁的解釋

亦作“ 牛頭阿傍 ”。亦作“ 牛首阿旁 ”。1.佛教謂地獄中的鬼卒。語本《五苦經》:“獄卒名阿帝,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法苑珠林》卷八四引《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經》:“牛頭阿傍,以三股鐵叉,叉人内著鑊湯中,煮之令爛。” 宋 洪邁 《夷堅乙志·李孝壽》:“貴人就坐,女妓環列左右,忽拊掌一聲,悉變為牛頭阿旁之屬,奇形丑貌,可怖可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閻羅薨》:“﹝ 魏經歷 ﹞言一出,即有牛首阿旁執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 呂湛恩 注:“牛首阿旁,惡鬼名。” 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我也沒有研究過小乘佛教的經典,但據耳食之談,則在 印度 的佛經裡,焰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旁也有的。”

(2).喻指兇惡可怖的人。《新唐書·路岩傳》:“俄與 韋保衡 同當國,二人勢動天下,時目其黨為‘牛頭阿旁’,言如鬼陰惡可畏也。” 清 餘懷 《闆橋雜記·麗品》:“﹝ 琴心 ﹞最後為 李 姓者挾持,牽連入獄,雖緣情得保,猶守以牛頭阿旁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牛頭阿旁"是漢語中源自佛教文化的複合詞,指地獄中牛頭人身的獄卒形象,具有懲處惡人的職能。該詞最早見于唐代佛經譯本,《法苑珠林·六道》載:"地獄卒名阿旁,如牛頭兩腳,牛蹄力壯排山"(來源:《法苑珠林》卷四十六)。

從詞源結構分析:

  1. "牛頭"指其外貌特征,取牛首人身造型,象征力量與威懾
  2. "阿旁"為梵語音譯,原意"無容赦",引申為鐵面無私的執法者
  3. 完整詞義特指佛教十殿閻羅下屬的專職行刑鬼差

該形象在宋元時期融入道教體系,《雲笈七籤》記載其"持鐵錘,司拔舌地獄"的職能(來源:《雲笈七籤·地獄考》)。明清小說中多用作懲戒象征,《聊齋志異·席方平》有"牛頭阿旁,持械恫吓"的描述,強化了其在民間信仰中的審判者形象。

現代《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時,特别标注其宗教語義場屬性,強調其作為"佛教地獄概念具象化産物"的文化定位(來源:2012版《漢語大詞典》第7冊)。

網絡擴展解釋

“牛頭阿旁”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佛教中的地獄鬼卒

2.比喻兇惡可怖之人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或演變,可參考《五苦經》《新唐書》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柏梁襃升标徵不出所料不誤間尺繩寵接湊理大敗虧輪東山妓東西南朔凡闇法治俯拾鬼功石孤障合權紅一字後人黃雛黃道日護練煎堆積牍寂絕靜厚酒戒狙擊駒影酷日雷市裡舊流飄籠藩露紅煙緑盧生邁達摩侯羅陪賓平裝貧尪潛初棋列青葽秋蓮绮肴日相散騎常侍社會形态石榜士徒頌偈滖灖泰西天藍色鐵鍊夾棒頭焦額爛網罛烏紗髻新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