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tty cream] 凝凍了的油脂,比喻光潔白潤的皮膚
溫泉水滑洗凝脂。——唐· 白居易《長恨歌》
(1).凝固的油脂。常用以形容潔白柔潤的皮膚或器物。《詩·衛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王右軍 見 杜弘治 ,歎曰:‘面如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中人。’” 唐 白居易 《長恨歌》:“春寒賜浴 華清池 ,溫泉水滑洗凝脂。”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九:“﹝ 宣化 玉石﹞琢為器物,白若凝脂。” 元 吳澄 《渡江雲》詞:“笑痕添酒暈,豐臉凝脂,誰與試鉛霜。”
(2).凝凍的脂油。因無間隙,比喻事之嚴密。多指法網。 漢 桓寬 《鹽鐵論·刑德》:“昔 秦 法繁於秋荼,而網密於凝脂。”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躬為梟獍,則漏網遺名;跡涉瓜李,乃凝脂顯録。嫉惡之情,豈其若是。” 明 劉元卿 《賢奕編·官政》:“今國家防制纖悉,密若凝脂。”
“凝脂”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níng zhī,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凝固的油脂
原指凝固的油脂,因其質地潔白、柔潤,常被用來比喻肌膚或器物的細膩光潔。
形容器物潔白潤澤
如宋代張世南《遊宦紀聞》提到玉石“白若凝脂”,形容玉質溫潤通透。
現代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形容皮膚白皙細膩,如“膚如凝脂”。例句:
“她肌若凝脂,臉頰透出健康的紅潤。”
通過古典文獻與現代用例的結合,“凝脂”既保留了傳統意象,也在語言演變中延續了生動的比喻功能。
凝脂(níng zhī)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液體變為固體,尤其是形容女子皮膚光滑細膩如凝結的脂肪一般。
凝脂的拆分部首是冫(bīng)和脂(zhī),冫是代表冰的意思,脂是指脂肪。
凝脂的總筆畫數是15畫。
凝脂是一個形容詞的詞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這篇古代文學作品中。
凝脂的繁體字是濜脂。
凝脂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為凝│脂,這種寫法中間有一個豎的分隔符號,表示兩個字的組合。
她的皮膚光滑細膩,如同凝脂般,十分美麗動人。
凝脂狀、凝脂狀态、凝脂成形
如脂、如脂如玉、白白淨淨、皮膚細膩
幹燥、粗糙、粗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