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捏飾的意思、捏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捏飾的解釋

亦作“揑飾”。掩飾。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王蘭泉先生》:“回至 荊州 , 方家淵 堤工尚未修補,乃具奏 方理 草率揑飾,落其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捏飾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通過虛構或篡改事實來掩飾真相,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以下從詞典釋義、語源構成及使用場景進行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虛構掩飾

    指故意編造不實之辭以掩蓋真實情況。例如:“他捏飾謊言,企圖逃避責任。”該用法強調人為制造虛假信息以混淆視聽。

  2. 文過飾非

    特指對錯誤或過失進行粉飾,使其看似合理。如清代文獻中“捏飾奏報”指官員虛報政績以欺瞞上級。


二、語源與構詞分析


三、使用場景與典例

  1. 曆史文獻

    清代公文常見“捏飾案情”“捏飾蒙混”等表述,多用于批判官吏欺瞞朝廷的行為。

  2. 現代語境

    多用于批評刻意歪曲事實的言行,如:“網絡謠言常捏飾細節以博取關注。”

  3. 文學用例

    魯迅《書信集》中曾諷刺:“倘有捏飾,斯不足信。”凸顯對虛僞表達的批判态度。


四、近義與反義詞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縮印本).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7.
  3. 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4. 王力.《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2000.
  5. 魯迅.《魯迅全集·書信》.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

網絡擴展解釋

“捏飾”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niē shì,其核心含義為掩飾。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二、文獻例證

清代學者江藩在《漢學師承記·王蘭泉先生》中記載:“回至荊州,方家淵堤工尚未修補,乃具奏方理草率揑飾,落其職。”
此處“揑飾”即“捏飾”,指官員方理對堤防工程的疏漏進行虛假掩飾,最終被革職。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境,常見于批評性描述,如揭露虛假報告、掩蓋錯誤等行為。例如:“事故原因被刻意捏飾,導緻追責困難。”

四、近義詞辨析


以上内容綜合了權威詞典釋義及曆史文獻用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清代漢學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安和擺明邊遊不可抗拒刬刷蟬蛻龍變茶餘酒後程課沖德沖正牀欄吹口哨啖舐狄鹽東謝蠻獨卧二心三意梵呪諷念幹欲幹越告祭革屣宮臣孤苦伶仃鼓浪嶼海内好夢難成見惡加強稼軒長短句劫請啾啁曠大愧赧老父台吏民零淪令圖留芳涖刑理行吏治爐拂旅冢腦根骈邑入木賽祀升天素牀隨車雨桃棘枉自剜肉補瘡違強淩弱誣辭霞漿孝恪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