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播憲的意思、播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播憲的解釋

頒布法令。 晉 陸機 《辯亡論上》:“從政咨於故實,播憲稽乎遺風。” 宋 劉筠 《賀冊皇太子表》:“前曜開祥,東闈播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播憲”是由“播”與“憲”組成的複合詞,屬于古漢語詞彙。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播”意為“傳布、宣揚”,如《尚書·盤庚》中“播告之修”;“憲”本指“法令、法度”,《周禮·秋官》有“憲禁”之說。兩字合稱“播憲”,指“頒布法令、傳揚典章制度”。

該詞多見于古代政令文書,例如《唐會要》卷五十四載:“播憲垂範,以示萬邦”,意為通過頒布法典樹立典範。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也提及:“憲者,懸法示人,播之四方”,強調法令的公示性與傳播性。

現代漢語中,“播憲”一詞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代法制史、經學文獻時仍具學術價值。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歸類為“政令傳播”類術語,與“布政”“宣化”等詞構成同語義場。

網絡擴展解釋

“播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頒布法令,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政治或禮儀場合中權威機構發布法規的行為。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詞義解析

  1. 字面構成:

    • 播:本義為“傳播、散布”,引申為“宣布、推行”。
    • 憲:指“法令、法典”,如《說文解字》中“憲,敏法也”。
    • 合稱“播憲”即通過官方渠道頒布法令,強調法令的權威性與公開性。
  2. 語境用法:

    • 多用于古代文獻中,如晉代陸機《辯亡論上》提到“從政咨於故實,播憲稽乎遺風”,指執政者參考曆史經驗頒布法令。
    • 宋代劉筠《賀冊皇太子表》中“東闈播憲”則指在宮廷内發布典章制度。

二、曆史用例

  1. 晉代文獻:陸機以“播憲”描述東吳政權通過法令治理國家,體現法令對民風的規範作用。
  2. 宋代文獻:劉筠用該詞表達皇家禮儀中頒布重要文告的莊重性。

三、與現代詞彙的對比

現代漢語中,“頒布法令”已取代“播憲”成為常用表達,但“播憲”仍保留在古籍研究和特定曆史語境中。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辯亡論》《宋代典章制度》等文獻,或查閱網頁、、中的原始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步師撤回敕令蟲漏抽斂傳粉垂枝大少電鈕踧縮緞疋笃笃督治氛坌杠枱诰命夫人駭眙畫臣會面降辱儉省交逢交迹譏鄙鞠護口寫蝲姑藍田種玉厲階臨文洛水蠻不在乎梅花參紐元子牌座覃被衢宇如其不然三六殺才射葉爽越水仙花四郭傞牙倈嘴鐵打銅鑄推搡陀羅尼衾微機微論葦籥溫沴污淖烏鰂墨閑退小膽遐徵绤絺協中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