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霓裳羽衣的意思、霓裳羽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霓裳羽衣的解釋

(1).即《霓裳羽衣曲》。 唐 元稹 《法曲》詩:“ 明皇 度曲多新态,宛轉侵淫易沉著。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號天落。” 唐 鄭嵎 《津陽門詩》“宸聰聽覽未終曲,卻到人間迷是非”自注:“ 葉法善 引上入月宮,時秋已深,上苦凄冷,不能久留,歸,於天半尚聞仙樂。及上歸,且記憶其半。遂於笛中寫之。會 西涼 都督 楊敬述 進《婆羅門曲》,與其聲調相符。遂以月中所聞為之散序,用 敬述 所進曲作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法曲。” 清 吳骞 《扶風傳信錄》:“竝見 姮娥 與衆仙姬逍遙按樂,殆所謂《霓裳羽衣》、鈞天雅奏者,非復人世間所有。”參見“ 霓裳羽衣曲 ”。

(2).仙道的衣服。《紅樓夢》第八五回:“隻見金童玉女,旗旛寶幢,引着一個霓裳羽衣的小旦,頭上披着一條黑帕,唱了幾句兒進去了……小旦扮的是 嫦娥 。”《花月痕》第四九回:“ 瑤華 道:‘ 姮娥 也算不得 共姜 ,他霓裳羽衣,怎樣也接了 唐明皇 ?’”

(3).借指如仙美女。 明 無心子 《金雀記·擲果》:“綺羅叢裡,望霓裳羽衣,看嬌娥,皆修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霓裳羽衣,漢語詞彙,由“霓裳”與“羽衣”兩個詞組合而成,常用于形容華美飄逸、超凡脫俗的服飾,尤其與仙境、仙女相關聯。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 字詞本義解析

  1. 霓裳 (ní cháng):

    • 霓:指雨後天空中與虹同時出現的彩色圓弧,位于主虹外側,色彩排列與主虹相反(内紫外紅),又稱副虹、雌虹。在漢語中,“霓”常象征絢麗、超凡、仙境之物。《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釋“霓”為“大氣中有時跟虹同時出現的一種光的現象”。
    • 裳:古時指下衣、裙子(古代上衣下裳)。此處泛指衣服。
    • 合義:“霓裳”字面意為“如霓虹般絢麗多彩的衣裳”,引申指仙人所穿的、色彩斑斓、光彩奪目的華美服飾。其意象常帶有飄渺、輕盈、非人間所有的特質。
  2. 羽衣 (yǔ yī):

    • 羽:鳥類的羽毛。
    • 衣:衣服。
    • 合義:“羽衣”字面意為“用羽毛制成的衣服”。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這是仙人或得道飛升者所穿的衣物,象征輕盈、能飛翔、超脫凡塵。也指道士或方士所穿的法衣。《漢語大詞典》釋“羽衣”有“以羽毛織成的衣服”、“稱道士或神仙所著衣”、“道士的代稱”等義項。

二、 詞彙組合義與文化内涵 “霓裳羽衣”組合使用,其核心含義為:

三、 象征意義 “霓裳羽衣”凝結了中國古人對于神仙世界的想象和對至美境界的追求。它象征着:

  1. 仙境之美:非塵世所有的絢麗色彩與超凡脫俗。
  2. 輕盈飄逸:如羽毛般輕柔,如雲霓般無拘。
  3. 高雅藝術:特指《霓裳羽衣曲/舞》所代表的極高藝術成就。
  4. 浪漫情懷:常與愛情傳說(如唐玄宗楊貴妃故事)、飛升夢想相聯繫。

參考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霓裳羽衣”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ní cháng yǔ yī,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五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字面指以雲霓為下裙(“裳”指下裝),以羽毛作上衣,形容女子服飾華麗飄逸、如仙般美麗。這一意象源于古代對仙女裝扮的想象,常見于詩詞中描繪女性姿态或舞台服飾。


二、文化來源

  1. 唐代樂舞
    該詞與《霓裳羽衣曲》密切相關。據傳唐玄宗曾夢遊月宮,見仙女起舞,醒後命人譜成此曲,楊貴妃亦以霓裳羽衣舞聞名(《琵琶行》中“初為《霓裳》後《六幺》”即指此曲)。
  2. 道家意象
    部分文獻(如《初刻拍案驚奇》)将其解釋為仙人所穿的彩衣,象征超凡脫俗的意境。

三、擴展用法


四、常見誤讀


五、使用場景

  1. 文學描寫:多用于詩詞、小說中形容女性裝束或舞姿。
  2. 文化評論:讨論唐代樂舞、服飾史時作為典故引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霓裳羽衣曲》的曆史細節或相關詩詞,可參考唐代文獻或權威曆史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陽李慠如白皚皚百鍊鑒蚌珠陛坐步輿慚恥持權沖炎春假毳飯倒轉凋索敦确菲儀隔筆簡個體桂魚含俱録何幸後作滑動軸承環翠火鉗簡集鏡澄精神抖擻峻整開酒炕洞苛缛款好勞倦老玉米燎朗理法裡手落水狗昧寵屈蹇仁方日省軟癱架瑞颠賞赉禅位水君殊級四角天相吉人鐵礦石枉徑違常畏沮鄉捷羨利限錢銷息下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