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ucilage] [植物]∶一種膠粘物質,主要來自各種植物種皮(褐藻、蜀葵、亞麻),類似樹膠(阿拉伯樹膠),在水中膨大而不溶解,成一種粘滑的團塊
(2) [mucus] [生理]∶粘膜所産生的一種富含粘蛋白的膠粘而滑潤的分泌物
植物或動物體内分泌出來的粘稠的液體。 馬南邨 《燕山夜話·楮樹的用途》:“過去我們隻知道楮樹皮是造紙的好原料,卻沒有想到它的樹葉、枝,莖、果實、皮下粘液等都是一些非常難得的特效藥。”
“粘液”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如需更深入醫學解析,可參考來源。
粘液是一個名詞,指的是由生物體分泌出來的黏稠液體,常見于動物和植物的身體内。它具有黏附性,能夠起到保護和潤滑作用。
“粘液”這個詞的部首是米,共有7個筆畫。
“粘液”一詞源于漢語,起初的寫法是“黏液”。在繁體字中,一般仍保留“粘液”這個簡化字形。
古時候,“粘液”這個詞的寫法是比較繁瑣的,一般采用“黏”和“液”兩個部首組合而成。
1. 在感冒時,我們的鼻腔會産生大量粘液。
2. 粘液能夠保護消化道免受胃酸的腐蝕。
粘液可以作為一個詞根,與其他詞根組合形成一些相關的詞彙,例如:
1. 粘液腺 - 指的是分泌粘液的腺體。
2. 粘液膜 - 指的是覆蓋在某些器官表面的粘液層。
與“粘液”意思相近的詞有:
1. 黏液 - 指的是具有黏性的液體。
2. 分泌物 - 指的是生物體分泌出來的各種液體。
與“粘液”意思相反的詞有:
1. 無液 - 指的是沒有液體的狀态。
2. 幹燥 - 指的是沒有液體或水分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