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遷二友的意思、南遷二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遷二友的解釋

指 陶淵明 、 柳宗元 二人的文集。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九:“ 東坡 在嶺海間,最喜讀 陶淵明 柳子厚 二集,謂之南遷二友。予讀 宋白 尚書《玉津雜詩》有雲:‘坐卧将何物, 陶 詩與 柳 文。’則前人蓋有與公暗合者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南遷二友"指北宋大文豪蘇轼(蘇東坡)在貶谪嶺南(今廣東惠州、海南儋州)期間,隨身攜帶并極為珍視的兩件物品:一方名為"紫雲端"的硯台和一柄名為"結繩"的銅劍。它們被視為蘇轼在人生低谷時精神上的慰藉與伴侶。

  1. 具體所指:

    • 紫雲端硯: 一方上乘的端硯,蘇轼為其取名“紫雲端”,寓意其色如紫雲,品質高潔。這方硯台是他創作詩文、記錄思想的必備工具,象征着其文化生命和藝術追求的延續。
    • 結繩銅劍: 一柄古銅劍,蘇轼為其取名“結繩”。此劍并非用于實戰,而是寄托了蘇轼的尚武精神、剛直氣節以及對上古淳樸世風(結繩記事時代)的向往。它象征着其不屈的意志和内心的力量。
  2. 象征意義與精神内涵:

    • 逆境中的精神支柱: 在接連被貶、流放至瘴疠之地的艱難歲月裡,“紫雲端”硯與“結繩”劍是蘇轼身邊僅有的、承載其深厚情感的舊物。它們超越了實用器物的範疇,成為他在孤獨困苦中保持精神獨立、堅守文化理想和人格操守的象征。
    • 文武之道的寄托: “紫雲端”代表文(筆墨文章、文化傳承),“結繩”代表武(剛毅氣節、尚武精神)。二者結合,體現了蘇轼追求的文武兼備、剛柔并濟的完整人格,也是他在困境中自我砥砺的寫照。
    • 友情的化身: 蘇轼将它們稱為“友”,賦予了人格化的情感。在親朋離散、處境孤危之時,這兩件不離不棄的物品,如同兩位忠誠的朋友,陪伴他度過南遷的漫漫長路,給予他心靈的慰藉。
  3. 典故來源與流傳: 此典故主要記載于宋代何薳的筆記《春渚紀聞》。在《蘇轼寄程儒書》中也提到:“仆行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非,才有兒子,稍知孝悌,近複有二友:紫端石硯、龍尾銅劍。” 後世文人常引用“南遷二友”來贊譽蘇轼在逆境中曠達超脫、堅守本真的精神境界,以及文人對承載文化與氣節之物的珍視。

主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南遷二友”是一個與文學相關的典故,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該詞指陶淵明和柳宗元二人的文集,源自宋代文人對他們作品的推崇。蘇轼(東坡)被貶至嶺南期間,常以陶淵明的詩和柳宗元的文章為精神寄托,故稱二者為“南遷二友”。

背景延伸

  1. 蘇轼的關聯
    蘇轼在貶谪嶺南時,将陶、柳的文集視為重要精神伴侶。陸遊《老學庵筆記》記載了這一典故,并提到宋白的詩句“坐卧将何物,陶詩與柳文”,表明這種推崇在蘇轼之前已有淵源。

  2. 陶淵明與柳宗元的文學地位

    • 陶淵明:東晉詩人,以田園詩和隱逸思想著稱;
    • 柳宗元:唐代文學家,擅長山水遊記與寓言,文風清峻。

用法與意義

該詞多用于形容文人逆境中借經典作品尋求慰藉的現象,體現文學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老學庵筆記》原文或相關文學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黯默拔渡白法八政冰河懲糾畜畜賜魚萃止打堆大明法度當才調民飛傳封條浮靡告獵功人勾徵犷語姑息皓簳涸冱黑古隆咚吼天氏減慢驕榮記懷金塵久别重逢君子觞苛刻老而不死扐掯連城璧力民龍官籠仗旅遊業慢詞茂茂夢覺目所未睹嶷爽爬山越嶺譴奪起局青祇權通确認趨舍軟鋪鋪韶粉食罍司令素液灘哥宛媚吳羅邪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