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亳社的意思、亳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亳社的解釋

殷 社。古代建國必先立社。 殷 都 亳 ,故稱。《春秋·哀公四年》:“六月辛丑, 亳社 災。” 杜預 注:“ 亳社 , 殷社 ,諸侯有之,所以戒亡國。”《穀梁傳·哀公四年》:“ 亳社 者, 亳 之社也。 亳 ,亡國也。亡國之社以為廟屏戒也。” 範甯 注:“ 亳 ,即 殷 也。 殷 都于 亳 ,故因謂之 亳社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亳社(bó shè)是古代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1. 商朝社廟的代稱

    亳是商朝早期的都城(今河南商丘一帶),"社"指祭祀土地神的場所,即社廟。"亳社"特指商王朝在都城亳建立的社稷壇,是國家政權和宗廟祭祀的象征。《漢語大詞典》明确指出亳社即"殷社",是商代社廟的專稱。

  2. 亡國之社的象征

    周武王滅商後,為示警戒,保留了商朝的社廟,但賦予其特殊含義。此時的"亳社"(或稱"喪國之社")被覆蓋屋頂、三面圍起,與代表周朝政權的"周社"("勝國之社")形成鮮明對比,成為國家滅亡的象征。《辭源》解釋其為"殷亡國之社",後世文獻中常以此警示後人。

  3. 文獻中的文化意象

    在《春秋》《左傳》等典籍中,"亳社"多次出現,如《春秋·哀公四年》記載"亳社災",即亳社發生火災。古人視此類事件為重大災異,反映了亳社在政治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後世文人亦用"亳社"隱喻朝代更疊或曆史興衰。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3.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編著),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亳社”是古代祭祀場所,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亳社又稱“殷社”,是商朝建立的社壇,用于祭祀土地神。周滅商後,宋國(商朝後裔封地)繼續供奉亳社,作為警示亡國的象征。

2.曆史背景

3.地理位置

4.象征意義

5.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考證文獻細節,可參考《春秋》《穀梁傳》及杜預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暗中抱燋繃簧貶折辨位昌籙赤情辍然措置有方錯字淡妝輕抹燈台不自照觝滞多壽廢書伏詞負柩伏特加鋼镚兒挂鏡線管絃嚎呼賀客河清海晏華盛頓會議觟矢奸贓解吸及格驚事愒日麟軒卵黃魯般鲈鯉履屐女兒偶人潘沐平橋巧幹奇斤欺冒瓊林苑湜籍失溺說黑道白檀袖逃堯阘靸田冊尾大難掉聞信無憂樹鹹菜鄉枌閑牙磕宵祲消越歇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