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社的意思、亳社的詳細解釋
亳社的解釋
殷 社。古代建國必先立社。 殷 都 亳 ,故稱。《春秋·哀公四年》:“六月辛丑, 亳社 災。” 杜預 注:“ 亳社 , 殷社 ,諸侯有之,所以戒亡國。”《穀梁傳·哀公四年》:“ 亳社 者, 亳 之社也。 亳 ,亡國也。亡國之社以為廟屏戒也。” 範甯 注:“ 亳 ,即 殷 也。 殷 都于 亳 ,故因謂之 亳社 。”
詞語分解
- 亳的解釋 亳 ó 〔亳州〕地名,在安徽省。 筆畫數:; 部首:亠; 筆順編號:
- 社的解釋 社 è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禮:春社。秋社。社日。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後用以借指國家)。 團體或機構:報社。結社。 筆畫數:; 部首:礻;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亳社”是古代祭祀場所,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亳社又稱“殷社”,是商朝建立的社壇,用于祭祀土地神。周滅商後,宋國(商朝後裔封地)繼續供奉亳社,作為警示亡國的象征。
2.曆史背景
- 起源: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建國時依禮制立社,故稱“亳社”。
- 功能:周代諸侯國保留亳社,以“戒亡國”,提醒統治者以商亡為鑒(《春秋·哀公四年》記載“亳社災”,杜預注此為警示)。
3.地理位置
- 主要位于商朝都城亳(今河南商丘),另有說法提到西亳(今河南偃師),可能與商湯滅夏時的駐地有關。
4.象征意義
- 作為“亡國之社”,亳社在周代被賦予政治警示功能,常設于諸侯廟堂的屏障處,提醒治國者勿重蹈覆轍(《穀梁傳·哀公四年》提及“亡國之社以為廟屏戒”)。
5.相關延伸
- “社”的含義:古代“社”既是土地神,也是祭祀場所,與“稷”(五谷神)合稱“社稷”,代指國家。
如需進一步考證文獻細節,可參考《春秋》《穀梁傳》及杜預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亳社這個詞是指古代漢字中的一個地名,現在在中國安徽省有同名的地方。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亳社可以分解成兩個部分:亳(部首為阜,總筆畫為8)和社(部首為示,總筆畫為5)。亳社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它的繁體字是亳社,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書寫形式有所不同。根據古時候漢字寫法,亳社的書寫方式與現在相差不大。下面是一些例句:
1. 在亳社舉行了盛大的廟會。
2. 亳社是安徽省的一個曆史名城。
3. 亳社位于中國的中部地區。
關于組詞,以亳社為中心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例如亳社人、亳社市政府、亳社文化等。然而,近義詞和反義詞對于亳社這個詞來說并不常見,因為它是一個地名,很少有與之相關的同義詞或反義詞。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