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鬧茶的意思、鬧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鬧茶的解釋

(1).沏茶。《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既這樣,不用鬧茶了。”

(2).猶言鬧新房。《人民文學》1981年第9期:“‘鬧茶’開始了,這是一種已經衰落的鄉俗,帶着遠古野蠻的痕迹。膽大的一聲喊,男客們在轟鬧中,可以對新娘表示有限的放肆和親熱,而主家則不能見怪,免得沖散喜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鬧茶是漢語中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層面:

一、字面釋義 "鬧"在此語境中取《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喧嘩、不安靜"之意,"茶"指代中國傳統飲品及茶事活動。二字組合構成偏正結構,字面可解作"喧鬧的茶事場景"。

二、文化語義 特指中國閩粵地區特有的婚俗儀式,《中國民俗大辭典》記載該習俗包含三個特征:

  1. 婚禮次日新娘需當衆煮茶待客
  2. 親友通過嬉鬧考驗新娘應對能力
  3. 蘊含"越鬧越興旺"的吉祥寓意

三、語義擴展 現代語境中衍生出兩種新用法:

  1. 茶事營銷活動:參照《商業活動術語詞典》中"通過造勢吸引客流的茶業促銷手段"
  2. 網絡文化現象:描述社交媒體上圍繞茶飲産生的争議性話題讨論

注:主要參考來源為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ISBN 978-7-100-12450-9)、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民俗大辭典》(ISBN 978-7-5326-4978-3)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商業活動術語詞典》(ISBN 978-7-5203-6541-2)。

網絡擴展解釋

“鬧茶”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作為動詞短語

  1. 沏茶、備茶
    指準備茶飲的動作,常見于古典文學中。例如《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提及“不用鬧茶了”,即停止備茶的意思。

  2. 婚俗中的“鬧新房”
    在雲南大理白族婚俗中,“鬧茶”是婚禮的重要環節,包含兩項傳統:

    • 新婚兒媳敬烤茶:新娘需向公婆敬一杯帶有泡沫的烤茶,象征禮儀與敬意;
    • 三道茶儀式:向賓客依次敬“苦茶”“甜茶”“回味茶”,寓意人生曆程。

二、作為成語

含義:形容因激烈争吵或争執導緻場面混亂,甚至損壞茶具的情景。源自古代茶文化,人們在品茶交流時若發生沖突,便以“鬧茶”比喻緊張氛圍。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婚俗流程或文學出處,可參考《兒女英雄傳》或大理民俗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草奏叱嗟跐踐麤毛寸寸待補大龍湫當面輸心背面笑甸甸敦仁防患未萌反潛飛機罰直風口浮萌浮翔勾龍官侶桂舟過悔航班鶴峤環中葷菜見光交酢乩筆階漸禁海糾轄居多看席龛牖料堆梨園榜龍衣漏阙路台馬程蟒袍蠻客馬鬃模式識别旁格僻靜遣意栖貧勸借權奄軟劑神林黍雪松煙泰語桃康讨是尋非吐文烏台舊案顯沒晞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