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劍三先生的意思、南劍三先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劍三先生的解釋

指 宋 楊時 、 羅從彥 、 李侗 。三人皆 南劍 人,相師承,攻二 程 之學,故稱。 黃宗羲 等《宋元學案·豫章學案》“ 羅從彥 ,字 仲素 , 南劍 人。” 清 馮雲濠 注:“先生師事 龜山 ,而 李文靖 又師先生。 陳直齋 曰:‘此所謂 南劍 三先生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南劍三先生是宋代理學發展史上的重要概念,指北宋至南宋初期福建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地區三位代表性理學家——楊時、羅從彥、李侗。這一稱謂源于地域學術群體的劃分,體現了閩學傳承脈絡。

  1. 定義與地域淵源

    “南劍”為宋代行政區劃南劍州的簡稱,地域涵蓋今福建南平及周邊地區。據《中國曆史大辭典》記載,該地因劍溪(今閩江上遊)得名,是宋代福建文化重鎮。“三先生”則特指在此地講學或出身的楊時(1053-1135)、羅從彥(1072-1135)、李侗(1093-1163)三位學者,三人師承關系明确,構成“二程(程颢、程頤)—楊時—羅從彥—李侗—朱熹”的理學傳遞鍊條。

  2. 核心人物與學術貢獻

  1. 曆史評價與影響

    清代黃宗羲《宋元學案》将三人歸入“豫章學案”“龜山學案”,稱其“承洛學而啟閩派”。明代《八閩通志》評價:“南劍三先生之教,澤被朱子,遂成大宗。”現代學者陳來在《宋明理學》中指出,該群體實現了二程理學向朱熹集大成的過渡。

網絡擴展解釋

“南劍三先生”是宋代儒學發展中的重要人物群體,具體指北宋末至南宋初期的理學家楊時、羅從彥、李侗。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地域背景
    三人均來自宋代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市延平區及周邊地區)。南劍州轄劍浦、将樂、尤溪、沙縣、順昌五縣,因地域關聯,三人被合稱為“南劍三先生”。

  2. 學術傳承
    他們師承“二程”(程颢、程頤)的洛學,并形成連貫的師承關系:

    • 楊時(1053—1135):程門四大弟子之一,将洛學南傳至福建,奠定閩學基礎,被尊為“閩學鼻祖”。
    • 羅從彥(1072—1135):師從楊時,創立豫章學派,著有《中庸說》等。
    • 李侗(1093—1163):師從羅從彥,後成為朱熹的老師,推動理學體系化。
  3. 曆史影響
    三人承襲二程思想,并在南方傳播發展,為朱熹集大成的閩學(程朱理學)提供了直接思想來源,是宋代理學從北方向南方過渡的關鍵人物。

  4. 名稱由來
    除地域因素外,“三先生”之稱亦源于他們一脈相承的學術關系,黃宗羲《宋元學案》等文獻中均有相關記載。

這一稱謂既體現地域文化特色,也凸顯三人對理學南傳及閩學體系形成的奠基作用。若需了解具體著作或思想細節,可參考《豫章文集》《龜山集》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衣仙人悲憤詩迸脫避乖鼻液參聖廠衛塵穢蟲使從吉玳瑁軸大莫與京蛋黃墊昏高山冠寡識含垢棄瑕洪寳晃耀宦門忽荒貨兒霍食矜奮伎巧幾起幾落舊科急言看家戲款睇苦苦哀求枯笑堀虛雷龍料虎須隸絕溜搭梅録涅而不缁偏墜披索叵耐淺屑晴晝栖峙搔頭弄姿僧牕哨騎聖境釋采十一而稅首富順産俗聲佻詭晩老子鄉鄰小範小樂府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