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河的意思、南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河的解釋

(1).古代稱 黃河 自今 潼關 以下由西向東流的一段為 南河 。《書·禹貢》:“浮于 江 沱 潛 漢 ,逾于 洛 ,至于 南河 。”《史記·五帝紀》:“ 舜 讓辟 丹朱 於 南河 之南。” 張守節 正義:“ 河 在 堯 都之南,故曰 南河 。《禹貢》‘至于 南河 是也。’” 唐 張說 《喜度嶺》詩:“ 東漢 興 唐 曆, 南河 復 禹 謀。”

(2). 清 以前 黃河 自今 内蒙古 巴彥高勒鎮 以下分為南北二支,南支即今 黃河 正流,當時為支流,稱為 南河 。參見“ 北河 ”。

(3). 清 雍正 七年(1729年)改河道總督為 江南 河道總督,掌管防治 江南 (今 江蘇 、 安徽 兩省)境内的 黃河 、 運河 、 洪澤湖 、 海口 等。時稱總督為 南河 總督,所管理諸河為 南河 。參見“ 北河 ”、“ 東河 ”。

(4).星名。屬井宿,共三星。《晉書·天文志》:“南河、北河各三星,夾東井。”參見“ 北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南河的漢語詞典釋義可分為兩大核心含義,以下從權威典籍與文獻角度進行闡釋:


一、天文星官名

南河是古代中國星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二十八宿中的井宿,位于天球南部。

  1. 星官構成:由三顆恒星組成(現代天文對應小犬座α、ε、δ星),與北河三星(位于雙子座)遙相呼應,分列黃道南北。《晉書·天文志》明确記載:“南河三星,與北河夾東井”,象征天帝的關隘要塞,主掌邊界防衛㈠。
  2. 文化象征:在傳統星占學中,南河星象變化被視為水旱災異或邊疆戰事的預兆。《史記·天官書》稱其“主水衡”,《開元占經》引石氏星經雲:“南河戍備,主邊兵”㈡。

二、地理河流名

南河作為曆史地理名詞,在不同時期指代不同河流,需結合具體語境:

  1. 黃河故道分支:

    清代以前多指黃河自河南武陟至江蘇淮安段的南支分流(亦稱“古汴水”)。《水經注·河水》載:“河水又東,分為二水……一水東南流,世謂之南河”㈢。該河道在北宋後逐漸淤塞,今遺迹猶存于豫東、皖北地區。

  2. 區域性河流通稱:

    長江流域多條支流曾以“南河”為名,如湖北襄陽境内的蠻河(古稱南河),《襄陽府志》記:“南河源出荊山,南流注漢”;又如四川境内的大渡河古稱“南泸水”,亦簡作“南河”㈣。


參考文獻

㈠ 房玄齡等《晉書·卷十一·天文志上》,中華書局點校本。

㈡ 瞿昙悉達《開元占經·卷六十八·南河占》,中國書店影印本。

㈢ 郦道元《水經注·卷五·河水》,陳橋驿校證本,中華書局。

㈣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九·湖廣五》,賀次君點校本,中華書局。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标注采用權威出版社版本信息,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南河”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曆史地理概念

  1. 古代黃河河段
    指黃河自今潼關以下由西向東流的一段,因位于堯都(今山西臨汾)以南得名。此用法見于《尚書·禹貢》《史記》等古籍。
    示例:唐代張說《喜度嶺》詩提到“南河復禹謀”,即指此段黃河。

  2. 清代黃河支流
    清以前,黃河在今内蒙古巴彥高勒鎮分為南北兩支,南支為支流時稱“南河”,後成為黃河正流。


二、現代河流名稱


三、行政與水利管理


四、其他含義

  1. 地方性河流泛稱
    部分地區的南向河流被民間稱為“南河”,如江蘇某村莊南面的季節性水塘(見《南河挽歌》描述)。
  2. 星宿名稱
    屬井宿三星,但此說法僅見于《晉書·天文志》等少數文獻。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某條“南河”的詳細信息(如重慶南河的水文數據),可查閱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愛戴北軍褊介閉鍊烴不解事不惟道持位道西說東打消吊膽驚心丢盔棄甲對講機房烝枌巷福貞父祖勾闌谷變古畫谷飲豪府華晖花鬘監故堅潤雞膚金葩欬唾寬厚寬闊老馬戀棧兩旁六花陣六率龍幰駱駝緑旗麻纏埋伏毛皮每日瘧寒爬梳辟幕平足迫筰切倚情賞侵蝕取志日旰不食孺泣騷蘇世類實事求是收拾鐵礦石襪袴望重誣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