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齊物論》:“ 南郭子綦 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 顔成子遊 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 成玄英 疏:“ 楚昭王 之庶弟, 楚莊王 之司馬,字 子綦 。古人淳質,多以居處為號,居於南郭,故號 南郭 ……其人懷道抱德,虛心忘淡,故 莊子 羨其清高而託為論首。” 郭慶藩 集釋引 盧文弨 曰:“機,案今本作‘幾’。”後以 南郭子綦 為物我兩忘,清高淡泊的典型。 宋 蘇轼 《海會寺清心堂》詩:“ 南郭子綦 初喪我,西來 達摩 尚求心。”
“南郭子綦”是一個源自《莊子》的典故,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層面的解釋,綜合權威資料,具體解析如下:
來源與身份
南郭子綦最早見于《莊子·齊物論》,是楚昭王的庶弟,曾任楚莊王的司馬。因居住在南郭(城郭南端),故以此為號。莊子可能借其形象表達哲學思想,因此部分學者認為他可能是寓言人物。
本義與典故
《莊子》中描述他“隱機而坐,仰天而噓,似喪其耦(軀體)”,呈現一種物我兩忘、超然物外的狀态。此處的“隱機”既指倚靠幾案的動作,也暗喻隱藏了悟道的玄機。
引申含義的演變
哲學内涵
莊子通過南郭子綦探讨“喪我”(即超越自我)的境界,體現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其“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狀态并非消極,而是摒棄雜念後對“道”的體悟(參考、10)。
現代用法
該詞現多用于文學或哲學讨論中,既可批判不思進取之人,亦可褒揚超脫世俗的智者,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南郭子綦》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四個漢字組成。下面将對這個詞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進行介紹。
《南郭子綦》這個詞語包含了三個部首,分别是“口”、“阝”和“糸”。它的筆畫總數為17畫。
《南郭子綦》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中的一則故事。“南郭子綦”指的是孔子的學生子綦于南郭,因此這個詞還代表了孔子的學說和學派。
《南郭子綦》的繁體寫法為「南郭子綦」。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南郭子綦》在古代會寫成「南郭子纑」。
這個詞語并不常見,因此在現代漢語中用作例句的情況很少。你可以結合其含義和來源進行解釋和運用。
《南郭子綦》可以組成新的詞語,比如「南郭子綦學派」、「南郭子綦之言」等。
與《南郭子綦》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孔子學派」、「孔子之言」等。
《南郭子綦》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是一個具體的詞語,可以用來指代特定的學派和思想系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