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囊笥的意思、囊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囊笥的解釋

袋子與箱籠。古代讀書人多用以裝書籍文稿。 唐 柳宗元 《與友人論為文書》:“間聞足下欲觀僕文章,退發囊笥,編其蕪穢,心悸氣動。”《新唐書·蕭廪傳》:“書成不可露齎,必貯以囊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囊笥(náng sì)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合成詞,由“囊”與“笥”兩個單字組合而成,泛指貯藏物品的器具,後引申為知識或才學的承載容器。以下從釋義、源流及文化意涵三方面詳解:


一、單字釋義與構詞邏輯

  1. 囊(náng)

    指口袋、袋子,多用布料或皮革制成,可收納細軟。《說文解字》釋:“囊,橐也。從㯻省,襄聲。”段玉裁注:“囊者,言其藏物如襄之懷物也。”其形制可束口,便于攜帶(《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01頁)。

    引用來源:許慎《說文解字注》;《漢語大詞典》。

  2. 笥(sì)

    指竹制或葦編的方形盛器,用于存放衣物、書籍或食物。《禮記·曲禮上》載:“凡遺人弓者……右手執箫,左手承弣,尊卑垂帨,受者蓋襲之,笥之。”鄭玄注:“笥,箧也。”可見其古時為禮制用具(《漢語大詞典》第8卷,第1242頁)。

    引用來源:《禮記》;鄭玄注;《漢語大詞典》。

合成詞“囊笥”:

二字并列,泛指貯藏物品的容器體系,囊側重柔軟收納,笥側重硬質規整,共同構成古代完整的儲納概念。


二、詞義演變與文化引申

  1. 本義:實物容器

    如《後漢書·劉盆子傳》:“婦人衣缯彩,佩囊笥。”此處指盛裝衣飾的器具(中華書局點校本)。

    引用來源:《後漢書》。

  2. 引申義:知識載體

    唐宋後多喻指學識積累。如劉禹錫《偶作》詩:“終朝對尊酒,囊笥無寸帛。”以“空囊笥”自謙學識未豐(《全唐詩》卷355)。

    引用來源:劉禹錫《劉賓客文集》;《全唐詩》。

  3. 哲學意涵

    《莊子·外物》:“惠子謂莊子曰:‘子言無用。’莊子曰:‘知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寝卧其下?’”雖未直用“囊笥”,但“無用之用”思想常被後世以“囊笥藏珍”類比(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

    引用來源:《莊子》;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


三、權威辭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3卷,第614頁):

    “囊笥:袋子與箱子。泛指盛物之器。亦借指學識才藝。”

    引用來源:《漢語大詞典》。

  2. 《辭源》(修訂本,第1920頁):

    “囊笥:藏物的器具。囊,袋;笥,箱。”

    引用來源:《辭源》。


四、典源考據

該詞定型于漢代文獻,如《東觀漢記·鄧禹傳》:“禹所居,囊笥而已。”至唐代成為詩文常典,如柳宗元《獻弘農公》詩:“囊笥藏珍翰,塵編識舊題。”

引用來源:《東觀漢記》;柳宗元《柳河東集》。


“囊笥”由具體器物漸升華為文化符號,其語義層累折射了中國古代“器以載道”的思維傳統。

網絡擴展解釋

“囊笥”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詞義

“囊笥”指袋子與箱籠,是古代讀書人用來存放書籍、文稿的容器。其中:

2.文獻引用

該詞多見于唐代文獻,例如:

3.相關詞彙

4.現代使用

該詞現已罕用,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用于體現古代文人的書寫與藏書方式。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柳河東集》《新唐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阿棃姨拔起彩畫乘其不意鸱視除治脆亮當上盜跨等俦電子偵察疊羅漢堕慢藩衍概義貫穿冠古慣縱候教華镫花樣滑冰賤誕江元解譬疾患精明能幹咎言窭子磕磕理語郦元經鹿蕉稆生馬房馬攔頭髦髧旄象餒才旁迕骈首就系起碼輕屑擾服上氣失鹿石綠柿霜試廳失心風獅子頭水蛇腰鼠黏子瑣縷台坐湯盞天老地荒天性文身獮猴舞謝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