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 時代 齊 史官 南史 、 晉 史官 董狐 的合稱。皆以直筆不諱著稱。《宋書·自序》:“臣遠愧 南 、 董 ,近謝 遷 、 固 ,以閭閻小才,述一代盛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辭宗 邱明 ,直歸 南董 。”後用以借稱忠于史實的優秀史官。《隋書·魏澹傳》:“但 道武 出自結繩,未師典誥,當須 南 、 董 直筆,裁而正之。”《新唐書·王績傳》:“追述 革 酒法為經,又采 杜康 、 儀狄 以來善酒者為譜。 李淳風 曰:‘君( 王績 ),酒家 南 、 董 也。’”
“南董”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南董”是春秋時期兩位著名史官——南史(齊國)與董狐(晉國)的合稱。兩人以“直筆不諱”著稱,即不畏強權、如實記錄曆史。例如:
在文學或文化語境中,“南董”被引申為某領域的忠實記錄者或權威專家。例如:
注:部分非權威來源提及“南董”有“堅持不放棄”的成語含義,但此解釋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建議以史實相關釋義為主。
《南董》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指的是南方的道學家或文化名人。
拆分部首:蔔(左部)+ 艹(右部)
筆畫數:共11畫
《南董》一詞是由兩個字組合而成。其中,“南”表示地點,指的是南方;“董”則代表道學家或文化名人。當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時,指的是南方的道學家或文化名人。
《南董》的繁體字寫作「南董」。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南董的寫法相對簡單,沒有太大變化。
1. 唐代的南董們對中國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 這座寺廟供奉着一尊南董的雕像,寓意着對他的崇敬和紀念。
南董沒有固定的組詞形式,可以根據上下文的需要與其他詞彙進行搭配,形成具體的詞語。
與南董相近的詞語有:南方文化名家、南方道學者。
南董的反義詞為北董,表示北方的道學家或文化名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