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五行官之一。《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曰 句芒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自 顓頊 以來,為民師而命以民事” 漢 應劭 注:“ 顓頊氏 代 少昊 者也,不能紀遠,始以職事命官也。春官為木正,夏官為火正,秋官為金正,冬官為水正,中官為土正。”《孔子家語·五帝》:“ 句芒 為木正, 祝融 為火正。”
1. 本義:古代天文官職稱謂
“木正”為中國上古時期掌管天文曆法的官職名稱,屬“五行官”之一,專司觀測木星運行及春季物候。《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木正曰句芒”,指少昊氏時期設立的春官,職責包括指導農耕時序。
2. 五行學說中的象征意義
在五行體系(金、木、水、火、土)中,“木正”代表主掌東方與春季的神靈(亦稱“句芒”),象征萬物生長。《漢書·天文志》将木星稱為“歲星”,其運行周期關聯農事規律,故木正兼具天象觀測與農業指導職能。
3. 文化延伸含義
後世文獻将“木正”引申為自然規律的執行者。如《呂氏春秋·孟春紀》載:“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将木正神化為輔佐天帝調和四時的自然之力,體現天人感應思想。
記載五行官職起源,明确“木正”為春官。
闡釋木星(歲星)與農時的關聯,見官方史志體系。
詳述木正神格化脈絡,反映先秦哲學觀念。
系統論述五行官制理論,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
(注:古籍原文建議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或“國學大師”(guoxuedashi.com)平台核驗。)
“木正”是中國古代神話與職官體系中的重要概念,具體含義如下:
“木正”是上古時期五行官之一,屬春官,掌管與“木”相關的職責。五行官體系包含木、火、金、水、土五正,分别對應四季和中央方位。這一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少昊、颛顼時期,如《漢書》記載颛顼“春官為木正”,體現了古人對自然規律的崇拜與行政劃分。
木正被神化為句芒,亦有傳說稱其為少昊之子“重”的化身。據《山海經》等神話,句芒人面鳥身,手持圓規,掌管生命與農業,代表東方與春季。此外,軒轅黃帝的赤将(木正官)也被視為星象與自然秩序的象征。
“正”在此讀作zhèng(第四聲),為官職名,與“正月”的zhēng音不同。後世常以“木正”代指春官或自然神祇,如唐代祭祀體系中仍保留相關稱謂。
愛好白鶴子背運筆妙彩蛋財資餐餌吃跌赤炎窗紙傳三過四楚江萍此伏彼起大小阮定銀底下東塾奮不顧身浮動彙率攻其無備谷明合岸赫赫忽芒湔貸見米駕鹽京室九陔居曲蘭亭帖聯詩列徒六一國際兒童節流韻迷藏末底鉛墨親從熱銷三讓失馬翁食墨司命私衣天童寺偷存脫珥土偶蒙金外外忘先偉鑒違欠威容滃滃溫和文同五福餅骛驟小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