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俑的意思、木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俑的解釋

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 明 劉基 《書劉禹疇行孝傳後》:“雖有篤行守道之親,則亦文緻其罪,以告哀于土偶木俑之前,彼固自以為孝,而不知其為大不孝,豈不哀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木俑”是中國古代喪葬文化中的一種重要器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木俑是由木材雕刻而成的人形或動物形象,主要用于殉葬或祭祀,屬于古代明器(陪葬器物)的組成部分。其核心功能是替代活人或活畜殉葬,體現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觀。

  2. 曆史與文化背景

  1. 形制與考古發現
  1. 文學隱喻
    因木俑靜态無生命的特點,成語“木俑”常被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呆闆無趣、缺乏生氣的狀态。明代文獻《書劉禹疇行孝傳後》便以“土偶木俑”諷刺形式化的虛僞行為。

  2. 文化意義
    木俑不僅是古代工藝技術的體現,更反映了社會從人殉到俑葬的文明進步,以及生死觀、等級制度等深層文化内涵。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考古案例或文獻記載,可參考相關博物館資料或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俑是什麼意思

木俑既是一個漢字詞語,又可以指代具體的物體。作為一個漢字詞語,木俑的意思是用木材制成的人形雕塑。這種雕塑常常用于古代的墓葬中,起到輔佐陪葬的作用。

木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木俑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木俑總共有9個筆畫。

木俑的來源

據考古學家研究,最早的木俑出現在中國的商代和西周時期。這些木俑一般是為了輔佐古代貴族或皇帝在來世享受的陪葬品,相信會陪伴其主人度過來世的日子。因為使用木材制作,所以得名為木俑。

木俑的繁體

木俑的繁體字是「木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木俑古時候的寫法為「木偸」。

例句

1. 他參觀了一座古墓,發現了許多精美的木俑。

2. 考古學家在發掘古墓時,不時會發現伴隨着陪葬品,其中包括了許多木俑。

3. 這座古墓中的木俑精細程度驚人,栩栩如生。

組詞

木乃伊、木材、木料、木偶、木雕、木屐

近義詞

木偶、木雕、木人、木像

反義詞

活人、石俑、陶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