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制的鑽取火種的用具。《禮記·内則》:“右佩玦、捍、管、遰、大觿、大燧。” 鄭玄 注:“木燧,鑽火也。” 孔穎達 疏引 皇侃 曰:“晴則以金燧取火於日,陰則以木燧鑽火也。” 漢 班固 《白6*虎通·號》:“鑽木燧,取火教民。” 宋 黃庭堅 《對酒次前韻寄懷元翁》:“花光漸寒食,木燧催國火。”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木燧漢語 快速查詢。
“木燧”是古代用于鑽木取火的工具,具體解釋如下:
指木制的鑽取火種的用具,是古人通過摩擦木材生火的重要工具,尤其在陰天無法使用金屬燧(金燧)取火時使用。
成語“木燧”被賦予啟發性和開創性的比喻意義,常用于描述創新思想、颠覆性技術等能點燃智慧的事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使用場景或詩詞引用(如宋代黃庭堅詩句),可參考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
《木燧》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木和燧。
木字的拆分部首是木,它是漢字中最基本的部首之一,代表着與樹木相關的事物。木字的筆畫數為4。
燧字的拆分部首是火,火是一個很常見的部首,代表着與火有關的事物。燧字的筆畫數為18。
《木燧》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人們用燧石和木頭摩擦産生火花,用來取火取暖。因此,漢字中的《木燧》被用來指代取火用的器具。
《木燧》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木燧」,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古代的《木燧》寫法為「木燧」,與繁體字基本一緻。
以下是《木燧》的一些例句:
一些與《木燧》相關的組詞包括:取火、取暖、燧石、木炭。
近義詞:燧石、火石。
反義詞:火把、火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