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簸羅回的意思、簸羅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簸羅回的解釋

亦作“ 簸邏迴 ”。1.樂器名。即大角。《舊唐書·音樂志二》:“按今大角,此即 後魏 世所謂簸羅迴者是也,其曲亦多可汗之辭。”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音樂·號筒》:“《事物紺珠》,大角名簸邏迴。”

(2). 北魏 歌曲名。《隋書·音樂志中》:“ 天興 初,吏部郎 鄧彥海 ,奏上廟樂,創制宮懸,而鐘管不備,樂章既闕,雜以《簸邏迴歌》。”《樂府詩集·橫吹曲辭》 宋 郭茂倩 題解:“ 後魏 之世,有《簸邏迴歌》,其曲多可汗之辭,皆 燕 魏 之際 鮮卑 歌,歌辭虜音,不可曉解,蓋大角曲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簸羅回”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根據曆史文獻及語境進行區分。以下為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樂器名(即大角)
    指古代一種吹奏樂器“大角”,主要用于軍樂或儀仗。據《舊唐書·音樂志》記載,後魏時期稱大角為“簸羅回”,其曲調多與可汗相關的辭令有關。清代厲荃在《事物異名錄》中亦稱大角别名為“簸邏回”。

  2. 北魏歌曲名
    北魏時期的一種樂曲名稱。《隋書·音樂志》提到,北魏天興初年因宮廷樂章缺失,曾以《簸邏迴歌》作為替代曲目。

  3. 異體寫法與擴展含義

    • 該詞也寫作“簸邏回”,屬于同義異形詞。
    •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事物雜亂無序”,但此義項未見于主流文獻,可能是現代誤用或引申。

補充說明:在曆史研究中,“簸羅回”主要與北魏音樂文化和古代樂器相關,現代使用較少。若需深入考證,建議查閱《舊唐書》《隋書》等原始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簸羅回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重新回到原點或重新思考問題。簸羅回的拆分部首是簸(簸帚的簸)和羅(網羅的羅),總共有11個筆畫。這個詞組的來源不确定,可能是古代農民用簸箕(簸帚)清理雜物時,回到開始的位置或重新整理的動作而演變而來。繁體字寫作簸羅回。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是具體的寫法因缺乏曆史記錄而無法明确。以下是一個例句:“在這個新的起點上,我們需要簸羅回問題的根源。”簸羅回可以與重新思考、重新審視、重新評估等詞組近義使用。反義詞可以是執着、固守、不變等。希望這些信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