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 周武王 伐 纣 時築于 牧野 的館室。《禮記·大傳》:“ 牧 之野, 武王 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於上帝,祈於社,設奠於 牧 室。” 鄭玄 注:“ 牧 室, 牧野 之室也。” 孔穎達 疏:“設奠於 牧 室者,設此奠祭於 牧野 之舘室,以告行主也。”
“牧室”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與周武王伐纣的曆史事件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牧室”指傳說中周武王在牧野(今河南淇縣南)建造的臨時館室,用于伐纣期間的祭祀和儀式活動。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記載,具有特定的曆史背景。
據《禮記·大傳》記載:“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于上帝,祈于社,設奠于牧室。”
現代語境中,“牧室”極少使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或相關學術研究,用以指代武王伐纣時期的特定建築或祭祀文化符號。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禮記》原文或曆史類研究資料。
牧室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牧場中的房屋或建築物,專門用于放養牲畜和處理相關工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牧室拆分成兩個部首,左邊是牛的部首牜,右邊是宀的部首宀。它共有14個筆畫。
來源及繁體字牧室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最早的字形圖片描繪了一頭牛在宀下,象征着牛在房屋内的放養。在繁體字中,牧室的字形保留了原始的結構。
古代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牧室的寫法有一些變體。有時室的上方被寫成宀的互換形式,也有時室的左邊被寫成宍的形式。這些變體寫法古書中都可以見到。
例句他們建造了一個寬敞明亮的牧室,以供牛羊休息。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與牧室相關的組詞有:牧場、牧人、牧草等。
牧室的近義詞可以是:牧舍、牧屋。
牧室的反義詞可以是:圈舍、欄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