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母兄的意思、母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母兄的解釋

(1).同母之兄。别于庶兄。《公羊傳·隱公七年》:“ 齊侯 使其弟 年 來聘。其稱弟何?母弟稱弟,母兄稱兄。” 何休 注:“母兄,同母兄。” 唐 韓愈 《唐朝散大夫孔君墓志銘》:“君母兄 戣 ,尚書兵部員外郎……以文行稱朝廷。”

(2).母和兄。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 康 ﹞少加孤露,母兄見驕,不涉經學。”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議婚》:“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見人不歛手,嬌癡二八初。母兄未開口,已嫁不須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母兄”是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同母之兄
    指同一母親所生的兄長,區别于庶兄(即父親其他妻子所生的兒子)。這一釋義源自古代宗法制度,用于強調血緣關系的嫡庶之分。例如《公羊傳·隱公七年》記載:“母弟稱弟,母兄稱兄”,何休注釋明确“母兄”即同母兄長()。

  2. 母親與兄長
    在部分語境中,“母兄”可拆解為母親和兄長,表示家庭中的兩位至親。如三國時期嵇康在《與山巨源絕交書》中提及“母兄見驕”,此處的“母兄”即指代母親和兄長()。

使用場景

補充說明
需注意語境區分具體含義,古代以“同母之兄”為主流釋義,而“母和兄”的用法相對少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母兄—詞義及拆分

母兄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即“母”和“兄”。其中,“母”是表示母親的意思,而“兄”指的是哥哥。因此,“母兄”一詞可以理解為母親的兄弟,即母親的哥哥。

拆分部首及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部首系統,“母”的部首是“毋”,而“兄”的部首是“兒”。其中,“毋”部表示“毛”的意思,而“兒”部則表示人類的意思。

根據筆畫數來看,部首“毋”有4畫,“兒”有2畫。

《母兄》的來源

《母兄》這個詞最早來源于古代漢語,用來描述一個人的母親的兄弟。這個詞在古代家族制度中非常重要,因為母親的兄弟在家庭中通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對子女的教育和成長起到了重要的影響。

繁體字寫法

對于《母兄》這個詞的繁體字寫法,可以用“母兄”來表示。繁體字是漢字的一種寫法,相對于簡體字來說,筆畫更加繁複。而在現代漢字書寫中,繁體字的使用逐漸減少,被簡體字所取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所記載的古代字形,我們可以了解到古時候“母兄”的漢字寫法。然而,由于漢字演變的曆史悠久,并且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變化,所以在古代的具體書寫形式可能會存在差異。

例句

1. 我的母兄是一個很樸實的人,對我很體貼。

2. 母親的哥哥是我親愛的母兄,我在家裡總是受到他的關愛和照顧。

組詞

母姐(指母親的姐姐)
母親(指生育自己的女性親屬)
母女(母親和女兒的關系)
兄長(兄弟中年紀比較大的那個)
兄弟(哥哥和弟弟的總稱)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叔父(指父親的兄弟),伯父(指父親的親兄弟,年紀比父親大的兄弟)
反義詞:母兄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是指母親的兄弟,沒有直接相對的關系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