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性的意思、木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性的解释

(1).旧谓淳厚、质朴的禀性。 三国 吴 姚信 《士纬》:“ 孔文举 金性太多,木性不足。” 唐 包佶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归国》诗:“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

(2).木的性质。 唐 白居易 《清夜琴兴》诗:“清泠由木性,恬淡随人心。”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五·木耳》:“木耳,各木皆生,其良,毒亦必随木性,不可不慎。” 鲁迅 《书信集·致方善境》:“先生所作木刻,我以为是大可以发表的,至于木性未熟,则只要刻得多了,便可了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性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复合概念,其释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一、物质属性 指木材的天然物理特质,如密度、纹理、收缩率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定义其为“木材的质地与特性”,例如紫檀木性稳定,黄花梨木性温润。此类特性直接影响传统木作工艺中的选材与加工。

二、哲学象征 在五行学说中,木性代表生发、舒展的能量属性。《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6版)引《尚书·洪范》注解:“木曰曲直”,喻指具有生长、升发、条达特性的事物规律,如春季属木,对应万物萌发。

三、人体科学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提出木性与肝胆系统相关联,描述为“肝属木,主疏泄”。此处木性指代人体内具有调达、畅泄功能的生理机制,若木性失调则易现抑郁或亢奋等情志病症。

四、工艺美学 明清家具专著《考工记注疏》强调“顺木性而为器”,指匠人需依据木材收缩率、应力走向等特性进行造型设计。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家具多采用楠木,正是取其木性稳定、不易翘裂的特质。

网络扩展解释

“木性”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类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一、形容人的性格特质(文学/哲学领域)

  1. 基本释义
    指人具有淳厚、质朴的禀性,性格刚直且不易受外界影响。其中“木”象征坚硬、正直,“性”指天性。
  2. 文献例证
    三国时期姚信在《士纬》中评孔融“金性太多,木性不足”,唐代包佶诗句“木性本含真”,均用此意。

二、描述木材物理特性(工艺/科学领域)

  1. 木材特性
    指木料的收缩率、受力度、纹理走向等物理性质,直接影响家具制作。例如红木类木材因收缩率差异,需预留伸缩缝。
  2. 特殊现象
    木材会因湿度、温度变化产生扭曲变形,工匠需通过干燥等工艺“去性”以稳定材质。

补充说明

在古籍中偶见引申用法,如白居易《清夜琴兴》用“木性”指代琴材共鸣特性,李时珍《本草纲目》提到木耳药性受原木性质影响。


提示:若需具体领域的延伸解读(如古典文学或木工技艺),可说明使用场景以便补充针对性例证。

别人正在浏览...

暗对安土乐业半脱产碧霭财利彻骨撮盐入火簇生道高德重电虹垫溢地网短见芳馔告疾攻具孤标独步恨苦怀刷潢纸琥珀糖讲行郊隰加入继绝扶倾金风玉露儆惧金鼓连天旌斿尽饰九疑仙人九州四海康哉之歌科道官雷厉风飞乐名六臂三头笼盖乱语胡言猫头鸟玫瑰饼没计奈何批把啓节气运认贼爲子三自一包上代殇折世济其美诗室舒愤讼狱宿陈誊录填鸭式灌输頽塞猬附限资謑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