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行。《吕氏春秋·至忠》:“ 申公 子培 ,其忠也,可谓穆行矣。穆行之意,人知之不为劝,人不知不为沮。” 高诱 注:“穆,美也。”
“穆行”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mù xíng,其核心含义为美行、美德,指高尚的品行或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义解析
古典文献例证
该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至忠》,文中以“申公子培”为例,称其忠诚为“穆行”,并强调“人知之不为劝,人不知不为沮”,即高尚行为不因他人评价而改变。
应用与内涵
“穆行”强调内在德行的纯粹性,特指不图赞誉、不为外界动摇的美德,常用于形容忠贞、正直等品质。
扩展说明
“穆”在古汉语中另有宗庙排序(父昭子穆)和姓氏的用法,但在此词中仅取“美”的引申义。
“穆行”是兼具古典意蕴与现代理解的褒义词,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语境中。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证,可参考《吕氏春秋》相关篇章。
《穆行》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行为端正、品行高尚。
《穆行》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
1. 部首:穴(土)
2. 笔画:穴行8画
《穆行》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北山》中,用以描绘和赞美行为正直的人。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常用词汇,用以形容人的品德和行为。
穆行(繁体字:穆行)
在古时,穆行的字形写作“瞴行”,其中的“瞴”是一个形声字,表示眼睛注視之意。后来,字形简化为现在的形态。
1. 他的行为举止都很端正,真是一个穆行的人。
2. 社会需要更多的穆行者,来带动人们向善的方向发展。
穆行者、穆行品、穆行作风、穆行举止
正直、诚实、道德高尚
邪恶、龌龊、品行恶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