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一種運載工具。即獨輪車。《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復出 祁山 ,以木牛運。”《舊五代史·梁書·末帝紀下》:“木牛暫息,則師人有乏爨之憂;流馬盡行,則丁壯有無聊之苦。” 清 宋聚業 《題南陽旅壁》詩:“時來一夕收銅馬,事去經年運木牛。”
(2).一種耕具。 清 李調元 《南越筆記·木牛》:“木牛者,代耕之器也。以兩人字架施之,架各安轆轤一具,轆轤中繫以長繩六丈,以一鐵環安繩中,以貫犂之曳鉤,用時,一人扶犂,二人對坐架上,此轉則犂來,彼轉則犂去,一手而有兩牛之力,耕具之最善者也。” 鄭觀應 《盛世危言·技藝》:“ 江慎修 先生制木牛耕田,以木驢代步。”
(3).一種攻城器械。 清 戴名世 《孑遺錄》:“賊奮力攻城,以巨絙聯木闆,藏其下,負以趨,名曰木牛。”
“木牛”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分為以下三類:
木牛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屬于“木牛流馬”體系的一部分:
在命理學中,“木牛”指五行屬木的生肖牛,象征活力與堅韌的結合: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曆史文獻及文化研究,如需完整内容可參考、4、5等來源。
《木牛》是一個有特定含義的詞彙,表示古代的一種農具。以下是關于《木牛》的相關信息。
《木牛》的部首是木(mù),筆畫數為4。
據考證,《木牛》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秦策一》中,形容一種由木材制成的用于農耕的牛車模型。它采用類似人力推車的原理,可以輔助人們耕作和運輸。
《木牛》的繁體形式為「木牛」。
在古代曾有多種寫法,如「木㸒」或「木兀」,但現代通用的寫法為「木牛」。
1. 農田中的農夫們使用木牛輔助他們的耕作。
2. 古代人們發明了木牛來減輕勞動的負擔。
木人、牛車、木制品
木車、牛形車
真牛、金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