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路的意思、木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路的解釋

(1).亦作“ 木輅 ”。指古代帝王所乘的一種車,隻塗漆而不覆以革,亦無金、玉、象牙之飾。《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 鄭玄 注:“木路,不鞔以革,漆之而已。”《晉書·禮志上》:“於是乘輿禦木輅以耕,以太牢祀 先農 。”《隋書·禮儀志五》:“皇帝之輅,十有二等……十二曰木輅,以田獵,行鄉畿。”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車駕宿大慶殿》:“儀仗車輅,謂信幡、龍旗、相風鳥、指南車、木輅、象輅、革輅、金輅、玉輅之類。自有《三禮圖》可見,更不縷縷。”

(2).晚 清 初辦鐵路時建議試制的木軌路。 清 陳虬 《腹地應制木路議》:“鐵路之費誠鉅矣,無已則請先以木路,攷木路之始,有 新金山 之人 馬斯孟 於其地初開鐵路之時,勸用木路,以引火輪車。” 鄭觀應 《盛世危言·郵政下》:“當擇要途,創設木路。木路之法簡而易行,所置木式,如大方木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木路”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曆史背景和語境有所不同,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古代帝王車駕

  1. 基本定義
    指古代帝王所乘的一種車,屬于“五辂(路)”之一,僅塗漆而不覆蓋皮革,也無金、玉、象牙等裝飾。

    • 出處:《周禮·春官·巾車》記載:“木路,前樊鵠纓。”鄭玄注:“木路,不鞔以革,漆之而已。”
    • 用途:多用于帝王親耕、田獵等禮儀場合,如《晉書》提到“乘輿禦木辂以耕”。
  2. 象征意義
    木路在“五辂”中等級最低,體現周代禮制中“以材簡樸示天下”的思想。


二、晚清木軌鐵路

  1. 曆史背景
    晚清初辦鐵路時,因資金和技術限制,曾提議試制木軌路(即用木材鋪設軌道)作為過渡方案。

    • 代表人物:陳虬在《腹地應制木路議》中建議效仿澳大利亞新金山的木軌案例。
    • 技術特點:以大方木梁為軌道,結構簡單易行。
  2. 實際應用
    雖未大規模推廣,但反映了近代中國對鐵路建設的初步探索。


例句參考



“木路”既可指周代禮制中的帝王車駕,也可指晚清嘗試的木軌鐵路,兩者分别體現了古代禮制文化和近代技術探索。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可參考《周禮》《晉書》及晚清相關奏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路》的意思

《木路》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人行走的道路或路徑中有許多樹木。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木路》的部首是木,共有4個筆畫。

來源

《木路》這個詞是由“木”和“路”兩個字組合而成。木表示樹木,路表示行走的道路。

繁體

《木路》的繁體為「木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木路》常常被寫成「木路」。

例句

下雨後,小草叢中的木路變得濕漉漉的。

組詞

組詞有:木質、木本、木屋等。

近義詞

近義詞有:綠道、小徑、林道等。

反義詞

反義詞有:水路、航道、鐵路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