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親名之曰 犬子 ……既學,慕 藺相如 之為人,更名 相如 。”後因稱慕賢為“慕藺”。 唐 李白 《贈饒陽張司戶燧》詩:“慕 藺 豈曩古,攀 嵇 是當年。”
“慕蔺”是一個漢語詞語,源自曆史典故,以下是詳細解釋:
本義
該詞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代司馬相如因仰慕戰國時期趙國名臣蔺相如的品德與才能,将自己的名字改為“相如”,後世遂以“慕蔺”代指對賢者的欽慕與效仿。
引申義
泛指對優秀人物或高尚品質的深切向往,如唐代李白詩句“慕蔺豈曩古,攀嵇是當年”,即以“慕蔺”表達對前賢的追慕之情。
現多用于比喻對榜樣或理想的追求,強調精神層面的效仿與尊崇,如:“青年學者慕蔺前賢,潛心治學。”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或詩詞用例,可參考《史記》及李白詩作。
《慕蔺》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喜歡上蔺草",形容對蔺草的喜愛和向往。
《慕蔺》的拆分部首是"艹"和"艹",其中一個艹是蔺(艹十六),另一個艹是草(艹七)。
《慕蔺》的總筆畫數是23畫。其中,蔺的筆畫數是16畫,草的筆畫數是7畫。
《慕蔺》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楚辭》中的詩章,用以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喜愛。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慕藺"。
根據古代漢字演變過程和一些古籍資料,慕蔺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是"慕蔸"。
1. 他像蔺草一樣,對自然界充滿了慕蔺之情。
2. 小說中的女主角對美食的慕蔺之情讓人感到溫馨。
3. 這幅畫表達了畫家對江南水鄉的慕蔺之情。
1. 慕蔺之心:形容對某人或某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2. 慕蔺不已:形容對某種美好事物的喜愛程度非常深。
3. 慕蔺之意:指對某事物的喜愛和向往。
1. 喜愛
2. 傾慕
3. 喜歡
1. 厭惡
2. 讨厭
3. 不喜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