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蘭舟的意思、木蘭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蘭舟的解釋

用木蘭樹造的船。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 木蘭洲 在 潯陽江 中,多木蘭樹。昔 吳王 闔閭 植木蘭於此,用構宮殿也。 七裡洲 中,有 魯般 刻木蘭為舟,舟至今在洲中。詩家雲木蘭舟,出於此。”後常用為船的美稱,并非實指木蘭木所制。 唐 羅隱 《秋曉寄友人》詩:“更見南來釣翁説,醉吟還上木蘭舟。” 南唐 馮延巳 《喜遷莺》詞:“忽憶去年離别, 石城 花雨倚江樓,波上木蘭舟。” 宋 慕容嵓卿 妻《浣溪沙》詞:“滿目江山憶舊遊,汀洲花草弄春柔,長亭艤住木蘭舟。” 明 李東陽 《送崔指揮謙漕運還大河》詩:“滞雨濃雲黯不收,漕歌聲動木蘭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蘭舟”是中國古代文學與傳說中的一種舟船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詳細釋義可從以下角度闡釋:


一、本義:以木蘭木所制的舟船

指用名貴木材“木蘭”(又名辛夷、木筆)制造的船隻。

文獻依據: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載:“木蘭洲在浔陽江中,多木蘭樹……魯班刻木蘭為舟。”[1]

此記載将木蘭舟的起源追溯至工匠祖師魯班,賦予其工藝精粹的象征。


二、引申義:泛指華美高貴的舟船

因木蘭木質芬芳堅固,後世以“木蘭舟”代指裝飾精美、品質高雅的船隻。

文學例證:

唐代詩人馬戴《楚江懷古》雲:“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2]

此處以木蘭舟襯托文人雅士的飄逸風骨,成為詩歌經典意象。


三、文學象征:承載離愁與高潔情懷

在詩詞中,木蘭舟常與離别、孤寂及君子品格關聯:

  1. 離愁别緒

    柳永《雨霖鈴》“留戀處,蘭舟催發”[3],以“蘭舟”(木蘭舟簡稱)強化離别場景的凄美。

  2. 孤高志趣

    屈原《湘君》“桂櫂兮蘭枻”[4](以木蘭為船槳),隱喻詩人不與世俗同流的高潔情操。


四、文化意蘊:理想化的人文載體

木蘭舟融合了自然之美(木蘭的清香雅緻)與人文精神(工匠智慧、文人情懷),成為傳統文化中理想載體的符號。宋代《太平禦覽》引《述異記》強調其“舟楫之珍”[1]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其文化象征意義。


參考文獻來源:

[1] 任昉《述異記》(古籍原本散佚,今存輯錄本見于《太平禦覽·卷七百七十》)

[2] 馬戴《楚江懷古三首·其一》,《全唐詩》卷五百五十六

[3]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樂章集》

[4] 屈原《九歌·湘君》,《楚辭章句》

網絡擴展解釋

“木蘭舟”是中國古代文學中常見的意象,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詞源與典故
源自南朝梁代任昉《述異記》,記載吳王阖闾在浔陽江畔種植木蘭樹,後魯班(古代著名工匠)用此木刻舟,舟留存于七裡洲。後世文人以此為典故,将“木蘭舟”作為船的美稱,并非特指木蘭木所制的船。

二、文學意象

  1. 泛指精美船隻:唐宋詩詞中常以“木蘭舟”比喻船隻的雅緻,如唐代賈島《和韓吏部泛南溪》中“木蘭船共山人上”,清代納蘭性德《憶江南》中“誰在木蘭船”等。
  2. 寄托情感:常與離别、思鄉等情感關聯,如柳永《雨霖鈴》“蘭舟催發”即以木蘭舟渲染離愁。

三、曆史衍變
宋代《嶺外代答》提到“木蘭舟”指體大堅固的遠洋商船,用于描述鄭和下西洋時期的航海盛況,但此說法多見于民間或非權威記載。

四、現代用法
當代多用于藝術或文學創作,象征古典美與文化傳承,例如“木蘭舟”藝術計劃即以傳統文化為靈感命名項目。

核心含義為“船的美稱”,兼具曆史典故與文學抒情功能,具體語境中可能側重不同維度。

别人正在浏覽...

漕賦川路翠岚打救大散關鼎铛帝屬鬥取短提铳獨苗苗掇録法誡語販沽疳瘡規谏貴齊浩漭護臘見于角丱金精玉液矜僞近支吉阡久念九頭鳥記序極右炬眼蝌鬥鳥迹爛芝麻涼菜邌曙柳徑謾怠淼渺鳴冥感抹不下臉泥污清職瓊屑絨絨睿睠上大夫聲讨手熟孰化說不出口死臣斯濫蘇仙公天從人原頭牲土語聞風而起聞聞杇人橡皮艇笑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