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名槐藍。羽狀複葉,花紅色,莢果線狀圓柱形。葉供制藍靛,又供藥用。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藍》:“木藍長莖如決明,高者三四尺,分枝布葉,葉如槐葉,七月開淡紅花,結角長寸許,纍纍如小豆角,其子亦如馬蹄決明子而微小,迥與諸藍不同,而作靛則一也。”
木藍(學名:Indigofera tinctoria)是一種豆科木藍屬植物,具有多重價值。以下從不同角度對其詞義和特性進行解釋:
木藍為直立型小灌木,高0.5-1米,莖枝木質化。羽狀複葉,小葉4-6對,形似槐葉;花冠紅色,莢果呈線狀圓柱形,全年開花,果期10月。
又稱槐藍(因葉形似槐)、藍靛、小青等。原産于亞洲、非洲熱帶地區,中國華東及湖北、廣東、雲南等地有分布。
化學成分含靛藍前體物質,具有抑菌、增強免疫等作用(注:藥理研究參考低權威性網頁,需謹慎采信)。
在漢語中,“木藍”一詞亦用于形容色彩鮮豔奪目的事物,如花朵或畫面。
提示: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本草綱目》或植物學圖鑒。
《木藍》是一個名詞,指的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它是紫藍色花卉的一種,花朵形狀如鐘,花冠有花被管,果實為蒴果。木藍具有較高的園林觀賞價值。
《木藍》這個詞的部首是木,共有9個筆畫。
木藍一詞源于植物學名,屬于拉丁文命名法。其學名為Lagerstroemia indica,是以瑞典植物學家Carl Magnus von Lagerstroem的姓氏命名的。
《木藍》的繁體字為「木蘭」。
在古時候,「木藍」一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古代文獻中描述木藍植物,常用「木蘭」、「木蘭」等字樣來稱呼。
1. 這株木藍的花朵開得真美麗。
2. 我在花壇裡種了幾株木藍,等待春天的到來。
3. 他用木藍的花瓣做了一束精美的花束。
木蘭花、木蘭樹、木蘭香等。
紫薇、藍花楹。
白花楹、紅花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