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藍的意思、木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藍的解釋

又名槐藍。羽狀複葉,花紅色,莢果線狀圓柱形。葉供制藍靛,又供藥用。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藍》:“木藍長莖如決明,高者三四尺,分枝布葉,葉如槐葉,七月開淡紅花,結角長寸許,纍纍如小豆角,其子亦如馬蹄決明子而微小,迥與諸藍不同,而作靛則一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藍是豆科木藍屬多年生灌木植物的統稱,學名為Indigofera tinctoria,其名稱源自傳統染料用途。《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可制靛藍染料的植物”,《現代漢語詞典》則補充描述其“莖直立,羽狀複葉,花淡紅色,果實為莢果”的形态特征。據《中國植物志》記載,木藍在我國南方廣泛分布,葉片含靛苷成分,經發酵可提取藍色染料,是古代重要的經濟作物。明代《本草綱目》載其根、葉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現代研究亦證實其抗氧化活性。在農業領域,木藍作為綠肥作物可改良土壤,其固氮特性被《中國農業百科全書》列為生态種植推薦品種。古詩詞中如“藍田日暖玉生煙”的“藍田”即指代木藍種植區,印證其在傳統文化中的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木藍(學名:Indigofera tinctoria)是一種豆科木藍屬植物,具有多重價值。以下從不同角度對其詞義和特性進行解釋:

一、植物學特征

木藍為直立型小灌木,高0.5-1米,莖枝木質化。羽狀複葉,小葉4-6對,形似槐葉;花冠紅色,莢果呈線狀圓柱形,全年開花,果期10月。

二、别名與分布

又稱槐藍(因葉形似槐)、藍靛、小青等。原産于亞洲、非洲熱帶地區,中國華東及湖北、廣東、雲南等地有分布。

三、傳統用途

  1. 染料植物
    葉含靛苷,可提取藍色染料“藍靛”,《本草綱目》記載其作靛工藝。
  2. 藥用價值
    莖葉性寒、微苦,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外敷可治蟲蛇咬傷、瘡疖,内服用于腮腺炎、咽喉炎等症,被譽為天然“創可貼”。

四、現代研究

化學成分含靛藍前體物質,具有抑菌、增強免疫等作用(注:藥理研究參考低權威性網頁,需謹慎采信)。

五、文化寓意

在漢語中,“木藍”一詞亦用于形容色彩鮮豔奪目的事物,如花朵或畫面。


提示: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本草綱目》或植物學圖鑒。

别人正在浏覽...

包舉北伐本志扁柏辯博邊羅漢伯樂餔食猜迫漕引策論層宙差率車次賜命此以黨惡電石高譚各行各業挂鐘衮毬黑綠荷衣鴻商富賈護助簡約擠簇嗟異雞毛文書救過補阙康健狼顧鸱跱零七八碎路糧罵毀懞懞帔巾峭崄晴哢髯奴色狼贍表商陸珊瑚樹山瓶神比神知坦謾天雄透情推援枉訴違暴螱飛屋壁鄉先達嫺靜小寒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