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蘭的意思、木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蘭的解釋

(1) [lily magnolia]∶一種落葉喬木,葉子互生,倒卵形或卵形,花大,外面紫色,裡面白色,果實是彎曲的長圓形。花蕾供藥用

(2) [lilymagnolia flower]∶這種植物的花。也叫“辛夷”或“木筆”

詳細解釋

(1).香木名。又名杜蘭、林蘭。皮似桂而香,狀如楠樹。 漢 司馬相如 《子虛賦》:“其北則有陰林巨樹,楩枏豫章,桂椒木蘭,檗離朱楊。” 晉 潘嶽 《西征賦》:“門礠石而梁木蘭兮,構 阿房 之屈奇。”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木蘭》:“木蘭枝葉俱疎,其花内白外紫,亦有四季開者,深山生者尤大,可以為舟。”

(2).指此種植物的花。《楚辭·離騷》:“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3).民間傳說人物。曾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故事最早見于 北朝 民歌《木蘭詩》。其姓氏或作 花 ,或作 朱 ,也作 木 ,均無确證。 明 無名氏 《贈書記·花燭猜謎》:“不是我将伊抛閃,還是你紅鸞星黯,緻今朝相逢 木蘭 。” 清 松琴 《女學生入學歌》:“ 緹縈 木蘭 真可兒, 班昭 我所師。”

(4).圍場名。約當今 河北 圍場縣 地。木蘭系滿語吹哨引鹿之意。 清 康熙 、 雍正 諸朝,皇帝常于每年秋率王公等至此圍獵習武,稱木蘭秋獮,稱其地為 木蘭圍場 。 雍正 時,四周立栅,關防甚嚴, 鹹豐 以後,獮禮廢弛,始逐漸放墾,其後墾民漸集,乃置圍場廳,公元1913年改為 圍場縣 。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三:“本朝撫綏 蒙古 之典,以木蘭秋獮為最盛。木蘭者,圍場之通稱也。”原注:“仲秋之後,虞人效鹿鳴以緻鹿曰哨鹿,國語謂之木蘭,因以名圍場雲。”《清通典·禮軍一》:“每歲巡幸木蘭,大舉秋獮之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木蘭”一詞在中文語境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植物學與文學文化背景綜合理解:


一、植物學含義()

  1. 基本特征
    木蘭是一種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度可達2-5米。其葉片互生,呈倒卵形或卵形,花大且外層紫色、内層白色,果實為彎曲的長圓形。花蕾可入藥,别名“辛夷”或“木筆”。

  2. 植物學别稱與分布
    古稱“杜蘭”“林蘭”,現代植物分類中與玉蘭、紫玉蘭等存在關聯。原産于中國中部,現廣泛栽培于福建、江蘇、浙江等地,常見于海拔700-1800米的山地混交林。


二、文學與文化象征( )

  1. 曆史傳說人物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民間傳說中的巾帼英雄,最早見于北朝民歌《木蘭詩》。她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十餘年未被識破,凱旋後拒絕封賞,回歸故裡。這一形象體現了孝道、勇氣與智慧。

  2. 文化意義
    木蘭成為女性突破傳統性别角色的象征,明代徐渭雜劇《雌木蘭》等作品進一步深化其形象。現代語境中,“木蘭”常被用于贊美女性的堅韌與擔當,如“木蘭精神”。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木蘭詩》的文本解析或植物栽培細節,可參考相關文獻或專業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蘭》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木蘭》一詞的意思是指一種常見的樹木,屬于杜鵑科植物,也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女将軍木蘭的名字。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木蘭》這個詞的部首是木字旁,共有4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木蘭》這個詞的來源是古代《木蘭詩》中的主人公木蘭,一個女子化身為男子替父從軍的故事。在繁體中,木蘭的寫法同樣為「木」和「蘭」,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木蘭》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差别。

例句

1. 木蘭從小就喜歡爬樹看鳥。

2. 他的名字叫做木蘭,真是個與衆不同的名字。

組詞

木蘭花、木蘭船、木蘭劍、木蘭湯。

近義詞

木蘭的近義詞可以是:木蘭香、木蘭川。

反義詞

木蘭的反義詞可以是: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