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假山的意思、木假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假山的解釋

宋 蘇洵 《木假山記》:“木之生……其最幸者漂沉汩沒於湍沙之間不知其幾百年,而其激射齧食之餘或髣髴於山者,則為好事者取去強之以為山。”後世有用特殊形狀的枯樹根堆疊而成的假山,亦謂之“木假山”。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餘在 德平 葛尚寶 園,見木假山一座,巖洞峰巒,皆木頭疊成,不用片石抔土也。餘……笑謂 葛君 :‘歲久而朽,奈何?’答曰:‘此土中之根,非百年不朽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木假山”是中國古代園林藝術中的一種特殊假山形式,其核心在于以自然侵蝕後的枯木或樹根為材料,通過人工堆疊、加工形成山石景觀。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來源


2. 形成過程與特點


3. 文化與藝術價值


4. 曆史實例


木假山是中國古代造園技藝與文人審美的獨特産物,其價值不僅在于工藝,更在于自然與人文的交融。如需進一步了解蘇洵原文或具體詩詞引用,可查閱《木假山記》及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假山

木假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一種以木材搭建的假山。它是一種裝飾性的園藝構造,常見于園林設計或盆景藝術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木(部首:木,筆畫:4)

假(部首:亻,筆畫:8)

來源:

木假山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明确,由于成園的“山”造價高昂,人們就用木頭假山取而代之。它首先出現在中國古代園林藝術中,用于園林或庭院的布置。

繁體:

木假山(繁體字:木假山)

古時候漢字寫法:

木假山的古代寫法和現代寫法相似,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

園林中的木假山栩栩如生,給人一種山水之美的感覺。

組詞:

1. 木質假山

2. 仿古假山

3. 水陸假山

4. 假山盆景

近義詞:

1. 木制假山

2. 木雕假山

3. 木質園林裝飾

反義詞:

真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