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佛的意思、木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佛的解釋

木雕的佛像。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雜識》:“ 丹霞 禦寒,則燒木佛; 德山 説法,則撤塑像。” 金 元好問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詩之二:“隨營木佛賤於柴,大樂編鐘滿市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木佛”指木雕的佛像,是佛教藝術中常見的造像形式。以下是綜合文獻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木佛即以木材雕刻而成的佛像或菩薩像,屬于佛教造像的重要類别。其材質多選用檀木等珍貴木材,具有宗教與藝術雙重價值。

  2. 曆史起源
    據佛教典籍記載,最早的木佛可追溯至印度優填王時期。佛在世時,優填王曾命工匠用栴檀香木雕刻佛像,成為木佛制作的源頭。

  3. 文獻中的用例

    • 宋代王應麟《困學紀聞》提到“丹霞燒木佛禦寒”,暗含禅宗破除偶像崇拜的公案。
    • 金代元好問詩句“隨營木佛賤於柴”反映戰亂時期木佛被隨意處置的現象,體現曆史變遷對宗教文物的影響。
  4. 文化意義
    木佛不僅是信仰載體,也承載了不同時代對佛教的态度。例如禅宗“燒佛取暖”的故事,強調“見性成佛”而非執着于外在形象;而元好問的詩句則折射出社會動蕩中宗教物品的境遇。

提示:若需了解木佛的具體形制或現存文物案例,可進一步查閱佛教藝術史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佛》的意思

《木佛》是一個成語,意指虛僞的表面或形式,内在沒有實質或真正的能力、智慧或精神。它常用來形容假裝有高深修行或僞裝成有悟性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木佛》的部首是木(mù),它是指與木材、樹木相關的事物。筆畫是8畫。

來源

《木佛》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唐代的《佛證要集》一書中,意為靠木頭所制的佛像,可能無法與真正的佛教智慧相提并論。

繁體

《木佛》的繁體字為「木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木佛」的字形與現代差異較小,基本保持不變。

例句

他雖然說自己是個精神導師,卻連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沒有,簡直是個活生生的《木佛》。

組詞

木偶、佛像、木工

近義詞

拜偶、************、虛僞

反義詞

真佛、真修、真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