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的意思、牡丹江市的詳細解釋
牡丹江市的解釋
在黑龍江省東南部、牡丹江中遊沿岸,牡佳、牡圖、濱綏等鐵路交會境内。以牡丹江得名。1937年設市。人口756萬(1995年)。是黑龍江省東南部重要工業中心,工業有橡膠、機械、木材加工、造紙等。市郊有牡丹峰,風景秀麗。
詞語分解
- 牡丹的解釋 芍藥屬草本植物或灌木,包括很多雜交品種,因花美麗而被廣泛栽培,花單瓣或重瓣,紅色、粉紅色或白色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宋; 周敦頤《愛蓮說》 又如:《牡丹亭》。内容寫一個宦家的女兒杜麗娘,夢見書生
- 江市的解釋 瀕江的市集。 唐 杜甫 《放船》詩:“江市戎戎暗,山雲淰淰寒。” 宋 陸遊 《獨醉》詩:“江市魚初上,村場酒亦醇。” 清 黃景仁 《減蘭·登吳山遇雨》詞:“雨來江市,黯黯半天雲掛地。”
網絡擴展解釋
牡丹江市是黑龍江省轄地級市,其名稱及城市特點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一、名稱由來
- 滿語起源:源自滿語“穆丹烏拉”(),意為“彎彎曲曲的江”,因牡丹江河道蜿蜒曲折得名。漢族簡化為“牡丹江”,後成為城市名稱。
二、地理位置與行政概況
- 地理位置: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210公裡,擁有4個國家一類口岸()。
- 轄區範圍:轄4個城區(東安、西安、愛民、陽明)及6個縣(市)(綏芬河、甯安、海林、穆棱、東甯、林口),總面積約3.88萬-4.06萬平方公裡()。
- 人口數據:截至2023年末,戶籍人口約238.1萬,市區常住人口約97萬()。
三、曆史與經濟地位
- 曆史沿革:1903年中東鐵路設站,1937年正式設市()。
- 經濟特色:全國沿邊開放城市,對俄貿易額占全省三分之一,擁有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台()。
四、自然與旅遊資源
- 地貌氣候: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均海拔230米,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有“塞北江南”之稱()。
- 著名景點:鏡泊湖、中國雪鄉、林海雪原、牡丹峰等()。
五、其他補充
- 别稱:因冬季雪景被譽為“雪城”()。
- 交通樞紐:牡佳、牡圖、濱綏等鐵路交彙,為東北東部重要交通節點()。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權威來源,如需完整數據可查閱相關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牡丹江市
牡丹江市是中國黑龍江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于黑龍江省東部偏北,處于松花江和黑龍江的交彙處。牡丹江市是黑龍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牡丹江市》這個詞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拆分:牛(chou)、月(yue)和阝(fu)。其中,牛部為現代漢字拆字部首之一,表示與牛相關的意思。月部為現代漢字拆字部首之一,表示與月亮相關的意思。阝為漢字的右旁偏旁部首,一般表示與土地、地方相關之意。
牡丹江市的筆畫數共有13畫。
來源
牡丹江市的名稱來源于牡丹江,牡丹江是黑龍江省最著名的一條河流,河名由來可追溯到清朝。據傳,清朝乾隆年間,滿族人在牡丹江邊建立了一個牧場,後來人們稱之為“牧人之丹牡牧場”,即牡丹江的名稱由此而來。
繁體
牡丹江市的繁體字為「牡丹江市」,與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牡丹江市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我的家鄉是牡丹江市,四季如春,風景優美。
2. 牡丹江市的經濟在過去幾年裡取得了快速增長。
3. 明天我将前往牡丹江市參加一場會議。
組詞
1. 牡丹:以牡丹為主題的相關詞彙,如牡丹花、牡丹園。
2. 江市:與江市相關的詞彙,如河市、湖市。
近義詞
與牡丹江市意思相近的詞彙有:牡丹江、牡丹江地區。
反義詞
由于牡丹江市為地名,沒有明顯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