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槽馬的意思、木槽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槽馬的解釋

馬名。 唐 張彥遠 《曆代名畫記·唐朝上》:“天下一統, 西域 大宛 ,歲有來獻,詔於北地置羣牧,筋骨行步,久而方全,調習之能,逸異并至,骨力追風,毛彩照地,不可名狀,號木槽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槽馬,又稱“木槽”或“槽子”,是中國傳統農具的一種,特指一種用于農業生産中,主要由木材制成的、具有特定槽形結構的畜力牽引器具。其核心含義和特點如下:

  1. 基本定義與核心功能:

    • 木槽馬是一種用于平整土地、開溝作畦或覆土保墒的農具。它通常由牲畜(如牛、馬、騾)牽引,操作者站在或坐在槽上,利用其重量和底部的特殊結構(如木齒、刮闆)對土壤進行刮平、壓實或開溝作業。其主要功能在于土地耕翻後的精細整地環節,為播種創造良好條件。
  2. 字義解析:

    • 木:明确指其主要制作材料為木材,體現了傳統農具就地取材的特點。
    • 槽:形象地描述了該農具的主體結構特征——一個類似“槽”的長方形木質框架或平台。這個“槽”是操作者站立或放置配重物的地方,也是連接牽引部件和工作部件的基礎結構。
    • 馬:此處并非指動物“馬”,而是借用“馬”在古漢語中可指代“大”或承載重物之物的含義(如“竈馬”),更直接地是指該農具需要由馬、牛等大牲畜牽引才能工作,強調其作為畜力牽引農具的屬性。
  3. 具體用途與工作方式:

    • 耙地平地:在犁翻土地後,地面往往起伏不平且有較大的土塊。木槽馬底部裝有木齒或橫梁,牲畜牽引其在地表拖行,可将大土塊耙碎、耙平,使土壤表層細碎平整。
    • 開溝作畦:通過調整底部結構或加裝特定部件,木槽馬可用于在平整好的土地上開播種溝或築田埂(作畦),便于灌溉和排水。
    • 覆土保墒:在播種後,有時會使用木槽馬輕輕拖過地表,将種子覆蓋上薄土并稍加壓實,起到保墒(保持土壤水分)和促進種子發芽的作用。
  4. 結構與特點:

    • 主體為一個長方形的木質框架(即“槽”),結構相對簡單但結實。
    • 前端設有牽引環或挂鈎,用于連接牲畜的套具。
    • 底部是關鍵的工作部分,常見形式有:
      • 裝有若幹排硬木齒,用于破碎土塊、平整土地。
      • 裝有平直的刮闆(耢闆),用于刮平地表、覆土或作畦。
    • 操作者通常站立在槽體上以增加重量,提高碎土和平整效果。有些地區也會在槽内放置石塊等重物加壓。
  5. 地域分布與曆史:

    • 木槽馬是中國北方旱作農業區(如華北、西北、東北)廣泛使用的一種傳統農具,尤其在平整土地、準備苗床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 它是傳統“耕-耙-耱(耢)”耕作體系中“耙”或“耢”環節的常用工具之一,曆史悠久,是精耕細作農業技術的體現。隨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其使用已逐漸減少,但在一些地區仍有應用或作為農耕文化的記憶留存。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木槽馬”一詞的解釋需結合不同來源分析:

  1. 基本釋義
    根據唐代張彥遠《曆代名畫記》記載,木槽馬是唐代由西域大宛國進貢的良馬。這些馬匹在北方牧地經過長期調養訓練後,展現出筋骨強健、毛色鮮亮的特點,被唐王朝稱為“木槽馬”()。

  2. 名稱來源
    “木槽”可能指飼養馬匹的木制槽具,代指官方牧場的規範化管理。史載唐朝為統一訓練西域貢馬,特設牧群管理機構,通過系統調教使馬匹適應中原環境,最終形成“骨力追風,毛彩照地”的優質戰馬()。

  3. 引申含義争議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該詞衍生為成語,比喻粗魯不文明的行為,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文獻,可能是現代語言演變中的誤用或新解,需謹慎參考()。

建議:若需深入研究,可查閱《曆代名畫記》原文或唐代畜牧史相關專著,以獲取更準确的曆史背景。

别人正在浏覽...

百體表壯不如裡壯避世金馬倉帑慚魂沖陷沖牙窗帏楚鐵出頭鳥顇奴黛耒得地的一确二彫服庚償工竣躬身罛釣黑蟻黃鹂留徽赫狐尿刺瘡賤惡嫁妝輯錄即鹿無虞敬恭桑梓金仆狙猾巨查口算煉焦聯繫實際嘹唳裡乘祿廕馬裘蒙公門隧冥瞽靡響奈良時代潘菽跑蹄清快驅率社會地位世寶食必方丈市醫疏簾輸送逃叛跳神萬刼文錦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