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筆的意思、木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筆的解釋

(1).即毛筆。因初始的毛筆以木為管,故名。 宋 黃伯思 《東觀馀論·論飛白法》:“ 蔡邕 于 鴻都 下,見工人以堊帚成字,歸而為飛白之書,非便用堊帚,蓋用筆效之而已,今人便謂所用木筆為堊帚,謬矣。”參閱 晉 崔豹 《古今注·問答釋義》。

(2).木名。即辛夷。其花未開時,苞有毛,尖長如筆,因以名之。 唐 白居易 《營閑事》詩:“暖變牆衣色,晴催木筆花。” 宋 陸遊 《幽居初夏》詩之一:“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元 戴表元 《林村寒食》詩:“出門楊柳碧依依,木筆花開客未歸。”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辛夷》:“﹝釋名﹞辛雉、候桃、房木、木筆、春映。”

(3).指此種植物的花。 楊朔 《鶴首》:“小院裡正開着紫色的木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木筆”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及相關解釋:

一、作為書寫工具

  1. 毛筆的别稱
    最早的毛筆以木為筆管,因此得名“木筆”。宋代黃伯思在《東觀馀論》中提到,蔡邕曾效仿工人用帚寫字而創“飛白書”,并指出時人誤将木筆與帚混淆的典故。

二、作為植物名稱

  1. 辛夷(紫玉蘭)的别名
    木筆是木蘭科落葉灌木,學名Yulania liliiflora,又名辛夷、紫玉蘭。其花苞未開時形似毛筆,故得此名。
    • 特征:花葉同放,花蕾紫綠色,具藥用價值,可治療鼻炎、頭痛等。
    • 文學意象:唐代白居易、宋代陸遊等詩人常以木筆花入詩,如“晴催木筆花”“木筆猶開第一花”等,描繪春日景緻。

三、其他延伸含義

  1. 成語中的比喻
    部分文獻提到“木筆”可比喻質樸簡練的文風,形容寫作直抒胸臆、不加雕飾。


“木筆”既可指代早期毛筆,也用于描述辛夷花,兼具實用與自然美學的雙重文化意涵。如需進一步了解植物特性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筆

木筆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木”和“筆”。木筆是指用木頭制作而成的筆,是古代人們常用的一種書寫工具。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木”字的部首是“木”,共有四畫。而“筆”字的部首是“竹”,共有五畫。

來源

木筆可以追溯到古代,由于當時缺乏金屬和其他材料用于制作筆,因此人們開始使用木頭制成筆。木筆的使用在古代非常普遍,直到現代還有人喜歡收集和使用木質的書寫工具。

繁體

在繁體字中,“木”字和“筆”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一般來說,古代的字體更加簡化,筆畫較少。而且在古代,人們對筆的制作也更加粗糙簡單,木筆的制作過程通常包括将木頭雕刻成一定形狀,并将其一端削尖以便書寫。

例句

他用木筆寫了一封信。

組詞

木制、木刻、木材、書寫。

近義詞

木制筆。

反義詞

金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