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歇後語。意謂自作自受。《通俗編·藝術》引 宋 王銍 《續雜俎》:“自做得六事,一曰木匠帶枷。” 高玉寶 《高玉寶》第四章:“小胳膊要硬和大腿别勁,那可是木匠帶枷--自作自受。”
“木匠帶枷”是一個漢語歇後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該詞字面指木匠自己戴上枷鎖,實際引申為“自作自受”的諷刺含義。木匠本是制作枷鎖的工匠,卻因自身過錯被迫戴上枷鎖,形成強烈反差。
多用于批評明知故犯或自食其果的行為。例如:
通過職業特性(木匠熟悉枷鎖制作)與行為結果(反被枷鎖束縛)的對比,突顯“自釀苦果”的諷刺效果,警示人們需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注:該詞另有變體“木匠戴枷”,含義相同(見、8)。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或近義詞,可參考《通俗編·藝術》等文獻。
《木匠帶枷》是一個成語,它意味着木匠因為工作而帶着頭上的枷鎖。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因為工作繁重或受到壓迫而感到束縛和困苦。
成語《木匠帶枷》的拆分部首是“木”和“欠”,由5個筆畫組成。
《木匠帶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間故事。在古代,木匠把頭上的枷鎖當作工具,用來搬運木材或進行木工活動。因此,這個成語意味着一個木匠為了工作而長時間地帶着枷鎖。
在繁體字中,成語《木匠帶枷》的寫法為《木簍帶枷》。
在古代,成語《木匠帶枷》的漢字寫法為“木”、“匠”、“負/茲”、“枷”。其中,“負”和“茲”是不同版本的寫法。
1. 他一直覺得自己像一個木匠帶枷一樣,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壓力。
2. 這份工作真的令我感到像是木匠帶枷一樣,無法自由自在。
由《木匠帶枷》組成的其他詞語有:
1. 木匠:從事木工工作的人。
2. 帶枷:形容被束縛或受壓迫。
3. 枷鎖:戴在頭部的短枷,用來搬運重物。
4. 工作:進行職業或勞動活動。
近義詞:
1. 木匠牽驢:意指木匠把頭上的枷鎖當作提線,控制着驢子前進,比喻為工作而受到限制。
2. 木匠脫枷:意指木匠解除頭上的枷鎖,擺脫了束縛的狀态,比喻擺脫工作的壓力。
反義詞:
1. 自由自在:不受束縛或限制,自由行動的狀态。
2. 無憂無慮:沒有煩惱和壓力,心情愉快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