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擦沖洗。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一:“至二十六日,密封題東西舘諸戶閣廨處磨洗,以文簿器物料付 何文幸 。” 唐 杜牧 《赤壁》詩:“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将磨洗認前朝。” 宋 葉適 《劉子怡墓志銘》:“今兩鄉文物,争自磨洗。” 巴金 《關于<家>》:“那些人物,那些地方,那些事情,已經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任是怎樣磨洗,也會留下一點痕迹。”
“磨洗”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通過摩擦和沖洗的方式清潔物體表面,如唐代杜牧《赤壁》中“自将磨洗認前朝”即描述打磨清洗古兵器以辨認朝代。該詞由“磨”(用砂石擦拭)和“洗”(用水清潔)兩個動作組合而成。
二、文學引申 在文學語境中常被賦予抽象含義:
三、使用特點 該詞兼具具體動作與抽象象征雙重功能,常見于詩詞及哲理表達中。其核心意象是通過物理清潔過程,隱喻精神層面的淨化或曆史痕迹的留存。
《磨洗》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個主要的意思。
第一個意思是指用磨具或其他物體對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或磨削,以去除污垢、痕迹、舊層等,使其變得幹淨、光滑。例如,在打磨木制品時,可以使用砂紙或磨石對其進行磨洗。
第二個意思是指用水或其他液體對物體進行沖刷,以去除污垢或其他不潔物。例如,清洗衣物、洗碗都屬于磨洗的行為。
《磨洗》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石部和氵部。
其中,石部表明了該詞與石有關,而氵部則表示與水有關。這也對應了磨洗的兩個意思,一個與磨具有關,一個與水有關。
根據拆分部首和結構,該詞的筆畫數為17畫。
《磨洗》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晚,可以追溯到清代。在古代,這個詞的意思以及用法是不同的。
在繁體中,該詞的寫法為「磨洗」,與現代簡體漢字并沒有太大差異。
在古代,「磨洗」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具體如下:
磨:石 + 镚
洗:氵 + 冗 + 艮
以下是幾個使用「磨洗」的例句:
1. 他用砂紙對木闆進行磨洗,使其變得光滑。
2. 這家洗衣店提供專業的磨洗服務,能夠徹底去除衣物上的污漬。
3. 她用刷子仔細磨洗着蔬菜,以确保食物的衛生。
與「磨洗」相關的組詞有:
磨砂、磨具、磨削、磨光、洗滌、洗刷、洗濯等。
與「磨洗」相近的詞語有:
擦拭、擦洗、沖洗、清洗、磨擦等。
「磨洗」的反義詞可以是「污染」或「弄髒」等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