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n proposes,but God disposes;to plan affairs rests with man,to complete affairs rests with heaven] 宿6*命6*論者認為,謀劃辦事在于人的主觀努力,究竟能否成功在于天意
謀劃事情要盡人的努力,而事情的成敗則還受到環境、自然條件等的制約。《三國演義》第一○三回:“ 孔明 歎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紅樓夢》第六回:“ 劉老老 道:‘這倒也不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謀到了,靠菩薩的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 茅盾 《子夜》十二:“我們那五百萬算來還可以賺進十二三萬,不過剩下的五百萬就沒有把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漢語 快速查詢。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中國傳統成語,其含義和解讀可從以下方面展開:
指人在做事時應盡力謀劃、付諸行動,但最終能否成功還受外部因素影響,需順應時運或規律。此觀點強調主觀努力與客觀條件的結合。
該成語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盡人事,聽天命”的智慧,既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又承認客觀限制,適用于個人成長、事業規劃等領域,倡導理性努力與平和心态的統一。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一句古話,意思是說雖然人們可以通過計劃和努力來謀劃事情,但最終結果不完全由人的能力所決定,還受到天意的影響。
謀:言(249)+ 谷 (148) = 6畫
事:亻(9) + 台 (45) = 7畫
在:土 (32) + 止 (77) = 9畫
人:亻(9) + 亻 (9) = 2畫
成:戈(62) + 戈 (62) = 5畫
天:一 (1) + 大 (37) = 4畫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句話最早出自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左傳》,是孔子的學生顔回在與孔子讨論過程中提出的觀點。
繁體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古代,漢字寫法存在一定的變遷。根據古文字體系的殘缺,對應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根據現行的漢字字形,以及對應的古文字典,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古代寫法:
謀:眉 (109) + 言 (149) + 糸 (120) = 15畫
事:白 (106) + 日 (72) + 亅 (2) = 11畫
在:土 (32) + 止 (77) = 9畫
人:亻(9) + 亻 (9) = 2畫
成:戈(62) + 戈 (62) = 5畫
天:一 (1) + 大 (37) = 4畫
1. 我們可以制定良好的計劃,但最終結果還是要看天意。
2. 注意力和努力是謀事的關鍵,但成就仍然在于個人的能力和運氣。
1. 謀劃
2. 成就
3. 事情
4. 人生
5. 天意
1.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定勝天
2.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計劃勝于變化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力更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