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死。《論語·衛靈公》:“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史記·蒙恬列傳》:“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則臣少宦,順幸沒世,可謂知意矣。” 宋 王禹偁 《休糧道士傳》:“苟遭時得君,則天下之人受子之賜也,雖千鐘萬錢,不為媿爾,沒世之後,又血食焉,何粒之卻邪?”《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至于他各人到頭來的成敗,還要看他入世後怎的個造因,才知他沒世時怎的個結果。”
(2).終身,永遠。《莊子·天運》:“以舟之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陸,則沒世不行尋常。” 漢 晁錯 《言兵事疏》:“竊聞戰勝之威,民氣百倍;敗兵之卒,沒世不復。”《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我情願青衿沒世也罷,割恩愛而博功名,非吾願也。” 郭沫若 《瓶》詩之十一:“你這玉緘一封,好像是騰黃飛下九重,我要沒世地感恩不忘。”
“沒世”是一個文言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死亡
例如《論語·衛靈公》中“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意為君子擔心死後名聲不被傳頌。
再如《史記·蒙恬列傳》中“順幸沒世”,指蒙恬感念一生受君主信任,直至生命終結。
指終身、永遠
如《莊子·天運》提到“沒世不行尋常”,比喻方法錯誤則終身難成小事。
《初刻拍案驚奇》中“青衿沒世”則表示甘願一生做普通讀書人。
該詞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語境,需結合具體文意區分“死亡”或“終身”之義。日常口語中更常用“一輩子”“去世”等替代。
《沒世》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永遠、一生”。它表示了一個時間概念,指的是沒有盡頭、永不結束的狀态。
《沒世》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個部分是“氵”,表示與水相關;第二個部分是“巾”,表示與頭巾相關。因此,《沒世》的總筆畫數為9。
《沒世》一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它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詩經·小雅·鹿鳴之什·麟之由來》中。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沒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些變化。根據古代字帖和碑刻資料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沒世》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是「沒世」,其中的第一個部分「氵」表示與水相關,第二個部分「巾」表示與頭巾相關。
1. 他對音樂的熱愛将會陪伴他沒世永生。
2.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段感人的愛情,他們的誓言是相愛沒世。
組詞:賴世、來世、元世、永世。
近義詞:永久、長久、萬世。
反義詞:轉世、有限、短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