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墨卡托的意思、墨卡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墨卡托的解釋

(1512-1594)荷蘭地圖學家。第一個設計了将地球表面描繪在平面上的投影方法,即墨卡托投影,使航海者能運用直線導航,不需要轉換羅盤方向。編制的《墨卡托地圖集》代表了16世紀西方地圖的成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墨卡托”一詞通常指墨卡托投影法(Mercator Projection),也指其發明者傑拉杜斯·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1512-1594),他是16世紀荷蘭著名地圖學家。以下從定義、原理、應用與争議等方面綜合解釋:


一、定義與發明者

墨卡托投影法是一種等角正軸圓柱投影,由傑拉杜斯·墨卡托于1569年提出,旨在解決航海導航問題。這種投影方法通過将地球表面投影到與赤道相切的圓柱體上,再展開為平面地圖,使得經緯線呈直角相交的平行直線。


二、投影原理

  1. 技術原理:
    假設地球被包裹在與赤道相切的圓柱體中,通過光源從地球中心投影,将球面經緯網映射到圓柱面,展開後形成平面地圖。其數學公式保證了角度不變形,但面積隨緯度升高而增大。
    (公式示例:經度 $lambda$ 和緯度 $phi$ 的投影坐标為 $x = lambda - lambda_0$,$y = ln[tan(frac{pi}{4} + frac{phi}{2})]$)

  2. 核心特點:

    • 保持方向和角度正确,適合導航;
    • 高緯度地區面積被顯著放大(如格陵蘭島看似與非洲相當);
    • 經緯線為直線且垂直,便于繪制和使用。

三、應用與影響

  1. 航海導航:
    墨卡托投影的等角特性使航海者能沿直線(等角航線)航行,僅需保持固定羅盤方位即可,極大簡化了導航流程。
  2. 現代地圖服務:
    衍生的Web墨卡托投影(如Google Maps、衛星影像)沿用其原理,因適合數字地圖的拼接與縮放。
  3. 文化争議:
    由于面積變形,該投影被批評誇大了歐洲、北美等中高緯度地區的實際大小,導緻對發展中國家地理認知的偏差。

四、總結

墨卡托投影是地圖學史上裡程碑式的發明,解決了航海時代的關鍵需求,但其局限性也引發了對地圖真實性的反思。如需更深入研究,可參考《墨卡托地圖集》或現代地理信息系統(GIS)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墨卡托

墨卡托是指地圖上的一種坐标投影方式,也是一種地圖投影的方法。其目的是将地球上的經緯度坐标系轉化為平面上的笛卡爾坐标系,以便更加方便地進行測量和計算。墨卡托投影最初由法國地理學家墨卡托(Mercator)于16世紀設計并廣泛應用于航海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墨卡托的拆分部首為“黑”字旁(黑、黒),拆分後的筆畫數為9畫。

來源

墨卡托一詞來源于其創始人的姓氏,即法國地理學家墨卡托。他于1569年設計了墨卡托投影的方法,并應用于他的地理作品《新制地圖》中。

繁體

墨卡托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墨卡托」,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墨卡托可能沒有特定的寫法,因為它是一個地理術語,對應于外來的名詞,沒有經過古代漢字的演變和使用。

例句

使用墨卡托投影可以将地球的表面展開成為平面地圖。

組詞

墨海、墨鏡、卡托圖、投影

近義詞

墨卡托投影的近義詞是墨托卡投影。

反義詞

墨卡托投影的反義詞是等距投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