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磨切的意思、磨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磨切的解釋

(1).切磋;探讨。 唐 韓愈 《答馮宿書》:“朋友道缺絶久,無有相箴規磨切之道,僕何幸乃得吾子!” 明 宋濂 《答章秀才論詩書》:“ 濂 非能詩者,自 漢 魏 以至於今諸家之什,不可謂不攻習也;薦紳先生之前,亦不可謂不磨切也。” 清 劉大櫆 《方府君寄巢墓志銘》:“一時知名之士,如 吳襄 、 馮詠 ……府君皆以詩文與相磨切。”

(2).規谏;遊說。 唐 杜牧 《高元裕除吏部尚書制》:“匡拂時病,磨切貴近,罔有顧慮,知無不為。” 明 方孝孺 《崔寔》:“及觀 戰國 之際,天下之士,皆棄道德仁義而不脩,以口舌磨切世主,而覬勢竊柄,大者亡人之國,小者 * 其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磨切”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并結合曆史文獻和現代用法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切磋探讨
    指在學術、技藝或思想上的深入交流與研讨。例如,唐代韓愈在《答馮宿書》中提到朋友間缺乏“相箴規磨切之道”,強調通過相互批評和探讨提升自我。明代宋濂也以“磨切”描述文人間的詩文切磋。

  2. 規谏遊說
    表示勸谏或說服他人,尤其用于政治或社交場合。如唐代杜牧記載高元裕“磨切貴近”,指其敢于規勸權貴;明代方孝孺提到戰國士人用言辭遊說君主,稱為“以口舌磨切世主”。

二、用法與示例

三、補充說明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文獻出處,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磨切的意思

磨切,是指用磨石、砂輪等工具擦磨、磨削物體表面,使其變得光滑、平整。

拆分部首和筆畫

磨切的部首是石,總共包含14個筆畫。

來源

磨切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磨切在傳統文化中經常被用來描述對石頭、金屬等物質的加工,以便達到一定的形狀和光滑度。

繁體

磨切的繁體字為「磨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磨切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體上仍然保留了石和切的意思。

例句

1. 他用砂輪對金屬進行磨切,使其表面光滑如鏡。

2. 她小心翼翼地磨切着自己的指甲,希望能修剪得整齊美觀。

組詞

磨切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為新的詞彙,如:磨切機、磨切石、磨切工具等。

近義詞

磨削、打磨、研磨

反義詞

粗糙、毛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