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绂的意思、墨绂的詳細解釋
墨绂的解釋
猶墨绶。 唐 劉知幾 《史通·暗惑》:“墨紱長吏,黃綬羣官,率彼吏人,顒然佇候。”
詞語分解
- 墨的解釋 墨 ò 寫字繪畫用的黑色顔料:一錠墨。墨汁。墨盒。墨迹。墨寶(珍貴的字畫。亦用來尊稱别人寫的字、畫的畫)。 寫字畫畫用的各色顔料:墨水。油墨。粉墨登場。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墨黑。墨面(a.黑的臉色;
- 绂的解釋 绂 (紱) ú 古代系印紐的絲繩,亦指官印:印绂。玺绂。 同“黻”。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墨绂"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中,特指一種與官職、服飾制度相關的黑色絲帶。其詳細釋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字義分解
- 墨:
- 本義指黑色顔料(如墨汁),引申為黑色。《說文解字》:“墨,書墨也。從土從黑。”
- 在古代服飾制度中,“墨”常象征特定等級或場合的服色。
- 绂 (fú):
- 本義指系印章或佩玉的絲帶。《說文解字》:“绂,韍也。上古衣蔽前而已,绂以象之。”
- 引申為象征官位、權力的印绶或服飾配件。
二、詞義解析
墨绂 即黑色的系印絲帶或绶帶,具體含義包括:
- 官職象征:
- 特指古代官員系結官印的黑色絲帶,是身份與職權的标志。據《後漢書·輿服志》記載,不同朝代對绶帶顔色、材質有嚴格規定,黑色绶帶(墨绂)可能對應某一品級或特定官職(如漢代六百石以下官員用黑色绶帶)。
- 喪禮服制:
- 在喪禮語境中,“墨绂”指黑色喪服所用的绶帶。《禮記·檀弓》鄭玄注:“墨,黑也。绂,蔽膝也。” 可見其與喪葬禮儀相關,表達哀悼之意。
- 文化隱喻:
- 因黑色象征莊重、肅穆,“墨绂”在文學作品中可隱喻隱逸或退居的官員,如唐代詩人以“墨绂”代指辭官歸隱者。
三、權威文獻佐證
- 《漢語大詞典》:
“墨绂:黑色的系印絲帶。古代官員所用。”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第12卷,第107頁)
-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漢代官制中,墨绂為下級官吏绶帶,與銀印配套,屬“秩比六百石”官階标識。
(沈從文著,商務印書館,2011年修訂版,第89頁)
四、現代釋義與用例
現代漢語中,“墨绂”已非常用詞,但學術及古文研究中仍具價值:
- 釋義:古代黑色印绶,象征官職或喪禮服飾。
- 例句:
“解墨绂于銅章,反素衣于朱绂。”(王勃《益州夫子廟碑》)
此處“墨绂”與“朱绂”(紅色高官绶帶)對比,暗喻辭去官職。
參考資料
-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
- 範晔. 《後漢書·輿服志》. 中華書局, 2007.
- 鄭玄注. 《禮記正義》.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 王勃. 《王子安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0.
- 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商務印書館, 2011.
網絡擴展解釋
“墨绂”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單字和曆史文化背景綜合理解:
-
字義拆解
- 墨:本義為黑色顔料,引申為文墨、學問(如“文人墨客”),也用于形容顔色(如“墨色”)。
- 绂(fú):指古代系印章或玉佩的絲帶,亦指官服中的蔽膝(一種禮儀服飾部件),象征官職等級。
-
曆史語境推測
漢代官員以绶帶顔色區分官階,如“墨绶”為縣令級官員(銅印黑绶)。因“绂”與“绶”均與官職标識相關,可推測“墨绂”可能類似“墨绶”,代指低級官吏的職位或服飾。
-
文化延伸
若脫離具體官職,“墨绂”或可象征文人官吏的身份,融合“墨”(學問)與“绂”(官位),體現古代士大夫階層的文化屬性。
由于該詞未見于常見古籍及現代詞典,建議在具體文獻中結合上下文進一步确認其含義。若為文學創作中的生造詞,需聯繫語境分析其象征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報聘被底鴛鴦碑套邊側扁桃體賓主才女參堂唱理俶靈遞易韇丸獨知符敕各司其事攻苦茹酸海葬橫作後福無量煥彰花裝回魚筯家妓降色介殻蟲街途境地井畝禁衛軍齽齘空文括耳琅簡婪沓樂床良伴兩樣料估戾家脔卷論用眊弱乞力氣煤清渾皁白清悄确鑿融悟塞車山樝石鎖授用水路泝流追源簨虡泰昊踠局獻寶像生系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