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舊俗農曆七月初七用以表示送子的吉祥物,亦作為玩偶。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一折:“每年家趕這七月七入城來賣一擔魔合羅。” 明 沉自徵 《霸亭秋》:“ 牛表弟 ,許我一個魔合羅,至今不曾讨得。”
(2).引申為漂亮、可愛。 元 馬緻遠 《任風子》第三折:“将來魔合羅孩兒,知他誰是誰。” 元 楊暹 《西遊記》第五本第十九出:“[ 行者 雲]小鬼,對恁公主説,大 唐 三藏國師 魔合羅俊徒弟 孫悟空 來求見。”參見“ 摩睺羅 ”。
“魔合羅”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
傳統民俗中的吉祥物
指農曆七月初七用于祈求送子的吉祥物或玩偶,常見于元代戲曲記載。例如,元雜劇《張鼎智勘魔合羅》中提到“每年家趕七月七入城來賣一擔魔合羅”,此處指七夕節象征生育的工藝品。
引申為“漂亮、可愛”
在文學作品中,該詞被用來形容孩童或人物的可愛形象。如馬緻遠《任風子》中“魔合羅孩兒”即比喻孩子乖巧漂亮。
其他解釋争議
有少數來源(如)将其定義為形容詞,表示“虛僞恭維”。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詞典及主流文獻,可能與方言或誤傳有關。
建議參考方向:若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建議以民俗含義為主;若涉及現代語義,需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考證。
魔合羅(Mó hé luó)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魔”、“合”、“羅”三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魔(鬼字旁,由鬼部和犬部組成)
- 合(口字旁,由口部和曷部組成)
- 羅(網字旁,由罒部和羅部組成)
來源:
“魔合羅”在古代漢字中是一個形容詞,用于描述神秘和神奇的事物。傳說中,魔合羅是一種能夠将人與妖魔合二為一的力量,擁有超凡能力和魔法。在古代神話和傳說中,魔合羅經常被用來形容那些能夠幫助人們解決難題或者達到不可思議目标的力量。
繁體:
在繁體字中,魔合羅的寫法為「魔合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文獻中,魔合羅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缺乏确切的曆史記錄,我們無法确定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
例句:
1. 少年得到了魔合羅的神秘力量,他的能力變得超乎想象。
2. 這本書記載了許多關于魔合羅的傳說和故事。
組詞:
- 魔術:指使用幻術或手法迷惑觀衆或産生特殊效果的表演藝術。
- 合作:指兩個或多個個體或團體共同努力,共同完成某項任務或活動。
- 羅網:指設下的圈套或局勢将人困住。
近義詞:
- 妖巫:指有魔法能力的人或神秘的人物。
- 神秘:形容某事物不易理解或解釋,充滿神秘感。
反義詞:
- 平凡:指普通、尋常,沒有特殊的能力或品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