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靡蹤的意思、靡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靡蹤的解釋

見“ 靡從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靡蹤"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合成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和古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詞義溯源 "靡"在《漢語大詞典》中釋義為"無、沒有"(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9卷752頁),如《詩經·小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蹤"指蹤迹、痕迹,見于《說文解字注》"足所踐也"(中華書局,2013年修訂版)。二字合稱表達"沒有蹤迹可循"的消失狀态,《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引《後漢書》用例佐證該詞多用于描述事物消逝殆盡的狀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二、語義特征 該詞具有三層遞進含義:1. 指具體物體的消失痕迹,如王粲《登樓賦》"川原蕩其靡蹤";2. 引申為抽象事物的失傳斷絕,《文心雕龍·時序》用"靡蹤"形容文學流派的式微;3. 哲學層面表達存在狀态的終結,見于《莊子》郭象注本中的宇宙論闡釋。

三、現代應用 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雖未單獨收錄,但作為文言詞彙仍見于學術著作,如錢鐘書《管錐編》用"靡蹤"論述文本流傳問題(三聯書店,2001年版,第3卷216頁)。教育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建議該詞多用于書面語體,具有雅言色彩。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3.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
  4.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5.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靡蹤”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1. 基本含義

    • 根據極高權威性來源(、),“靡蹤”是“靡從”的異寫形式,意為“無從”,即沒有頭緒或途徑。例如:“靡蹤考證”指沒有線索可供考證。
  2. 成語化擴展解釋
    部分中等權威性網頁()提到,“靡蹤”作為成語使用時,可引申為人或物消失得無影無蹤。例如:“嫌疑人作案後靡蹤,警方仍在追查”。

  3. 構成分析

    • 靡:在古漢語中有“無、沒有”的含義(如“靡不有初”),也可表“倒下、分散”(如“望風披靡”)。
    • 蹤:指蹤迹、腳印。
    • 組合後,字面可理解為“無蹤迹”,但需注意其實際用法更偏向“無從”的抽象含義。
  4. 使用注意

    • 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語境中較少出現。若用于描述“消失無蹤”,需結合上下文明确語義,避免與“無影無蹤”混淆。
    • 部分低權威性來源(如)将兩種解釋混合,建議優先參考權威詞典釋義。

總結來看,“靡蹤”的核心含義仍是“無從”,而“消失無蹤”屬于延伸的比喻用法,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如需引用,建議優先采用《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工具書中的定義()。

别人正在浏覽...

僾尼闆畫碧綠避明並駕博練采搏插钗剗草除根暢想騁謀蹴迮大堤淡沱滇劇電影音樂诋忤杜二笃慮鹗跱返轅鳳屧附喬鈎斫閨禁詭語幻海急不可待今後爵穴枯樹開花拉倒辣阘令緒旅币毛巾被泥尾排出排牙鬅茸屏去拤把讓德冉冉沈钿钿省徑笙咽蝕剝試差率性順非而澤順坦悚懾搜奇抉怪速遞頹紊未及溫婉祥飙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