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蜜漬的意思、蜜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蜜漬的解釋

(1).用蜂蜜浸漬。《太平禦覽》卷九六一引 唐 杜寶 《大業拾遺錄》:“十二年四月 南海郡 送都念子樹一百株……其子小於柿子,甘酸至美,蜜漬為粽,益佳。”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廣南 有七十二子,皆果實也,蜜漬緻遠,人多不識賞。”

(2).指蜜漬的果品。 清 李慈銘 《越缦堂讀書記·菽園雜記》:“ 陝西 有木實名榅桲,肉色似桃,而上下平正如柿……今京師市肆有蜜漬,以小瓶盛之肉如桃者,即此物也。”

(3).指蜂蜜。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四》:“崖脅有二小6*穴如鼻孔,羣蜂出入其中,蜜漬淋漓其下,乃崖蜂所巢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蜜漬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蜜漬”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具體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基本含義

  1. 用蜂蜜浸漬
    指将水果、藥材等食材浸泡在蜂蜜中,以達到保鮮、調味或藥用效果。例如《太平禦覽》記載,唐代曾用蜂蜜浸漬都念子果實制作粽子。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常見,常用于保存食材或提升風味。

  2. 蜜漬的果品
    指經過蜂蜜腌制的成品,類似現代“蜜餞”。如清代文獻提到陝西的榅桲果實蜜漬後成為京城市集的熱門小吃,與中的“蜜餞”含義相通。

  3. 指蜂蜜本身
    明代《徐霞客遊記》中描述崖蜂巢穴下的“蜜漬淋漓”,此處“蜜漬”即指天然蜂蜜。


二、現代應用

蜜漬法在現代烹饪中仍廣泛應用,例如:


三、注意事項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食譜或古籍原文,可參考、11的蜜漬檸檬做法,或、6的曆史文獻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蜜漬的意思

蜜漬是一個詞語,通常用來形容食物被蜜糖浸泡的狀況,即蜜糖漬。當食物經過蜜糖的浸泡,會變得甜美可口,給人一種獨特的口感。

蜜漬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蜜漬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虍和水,虍是具有虎的象形意義,而水則代表水的象形意義。蜜漬的總共有11個筆畫。

蜜漬的來源

蜜漬一詞的來源較為簡單,由蜜糖和漬組成。蜜糖指的是由蜜蜂吸收花蜜并經過加工後産生的一種糖類物質,而漬則指的是食物浸泡在某種液體中。因此,蜜漬就是食物浸泡在蜜糖中的意思。

蜜漬的繁體

蜜漬的繁體字為蜜漬,即保留了“漬”的原意,而将“糖”字改為細小的“漬”字。蜜漬這個詞在一些繁體字地區仍然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蜜漬字的寫法稍有差異。蜜字的古寫法為“蜜了”,而漬字的古寫法為“涉”或“濕”。因此,在古代寫作蜜了涉或蜜了濕。

蜜漬的例句

1. 我喜歡吃蜜漬芒果,甜而不膩。

2. 這道菜蜜漬得恰到好處,口感非常豐富。

3. 奶茶裡加了蜜漬的珍珠更有味道。

蜜漬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蜜糖、蜜餞、蜜柚

近義詞:糖浸、蜜浸

反義詞:清淡、未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