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弭頭的意思、弭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弭頭的解釋

弓的下端。《禮記·曲禮上》“右手執簫,左手承弣” 漢 鄭玄 注:“簫,弭頭也。謂之簫。簫,邪也。” 孔穎達 疏:“簫,弓頭,頭稍剡差,邪似簫,故謂為簫也。謂弓頭為鞘,鞘簫之言亦相似也。然執簫謂捉下頭,客覆右手,執弓下頭也……弓下頭者,下頭拄地不浄,不可與人,故自執之,而以上頭授人,所以為敬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弭頭”是由“弭”與“頭”組合而成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單字訓诂角度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弭”本義為停止、消除,《說文解字》釋作“弓無緣,可以解辔紛者”,後引申為平息、終了之意,如《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有“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頭”在《現代漢語詞典》中作為名詞後綴,多表示器物頂端或整體中的突出部分。

二字組合後,“弭頭”在古漢語語境中可指代兩種形态:其一為弓具部件,指弓臂兩端用于挂弦的彎曲部位,該解見于《考工記》鄭玄注“和弓弭頭”;其二作動詞性短語,表叩首觸地以平息事端的禮儀動作,如《周禮·春官》載“大祝辨九拜,三日空首”賈公彥疏“弭頭至地謂之稽颡”。該詞現代已鮮少使用,僅存于古代典章制度及器物考據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弭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語境理解,主要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弓的下端:
根據《禮記·曲禮上》及漢代鄭玄的注釋,“弭頭”指弓的末端(即下端)。古代禮儀中,遞送弓箭時需手持弓的下端以示尊重,因下端常接觸地面被認為不潔,故需自己執握,而将上端交給他人。

文獻依據

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資料(如)提到“弭頭”有“停止戰鬥”的引申義,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現代對“弭”(平息)和“頭”(首領)的誤讀或引申,需謹慎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愛溺白芨薄軬車豹直博取采艾參加者昌胤誠是出軍怠斁得力地脂冬淩兌澤煩聩鳳鷄風聞怪謬觀世胡塞獎牌嘉壇齎敕矜惜舊館暌載樂國涼津津裡居駱驿不絕鹭序貌閲眉眼如畫謀殺南非内窯盤坳滂母牝雞潑做鉗蓋诠疏肉飛眉舞三月雪騷達子折困沈鈞儒十行诏事寬即圓摔倒聳膊成山送關溲麪宿值文教烏煙瘴氣賢才君子洗拔系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