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秘書省的意思、秘書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秘書省的解釋

官署名。 東漢 始置秘書監一官,典司圖籍。 南北朝 以後始設秘書省。其主官稱秘書監,監以下有少監、丞及秘書郎、校書郎、正字等官,領國史、著作二局。 唐 代改稱蘭台、麟台。 明 以後其職務并入翰林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秘書省是中國古代中央官署名,主要負責國家典籍的收藏、整理、編撰及宮廷文書管理等工作。其職能相當于國家圖書館兼檔案館的核心機構,在文化傳承與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定義與起源

“秘書省”一詞中,“秘書”原指宮廷秘藏圖書,“省”為中央官署稱謂。該機構正式定名于南北朝時期,其前身為東漢設立的“秘書監”,由掌管圖籍的官員發展而來。魏晉時逐步擴充為獨立官署,南朝梁武帝正式确立“秘書省”之名,統轄國家藏書與著作事務 。

二、核心職能

  1. 典籍管理

    負責皇家藏書樓的典籍收集、校勘、編目與保存,如唐代秘書省下設著作局、太史局,主持《群書四部錄》等國家級目錄編纂 。

  2. 文書典制

    參與诏令起草、公文存檔,并監管曆法修訂、國史編修(部分朝代),如《新唐書·百官志》載其“掌經籍圖書,兼領著作、太史二局” 。

  3. 文化傳承

    通過校勘經典、編纂類書(如宋代《太平禦覽》)、刊印文獻,主導國家文化工程,推動學術發展。

三、曆史演變

四、文化影響

秘書省作為知識權力中心,孕育了虞世南、魏徵等學者型官員,其校書活動催生了版本學、目錄學的發展。北宋秘書省藏書達五萬餘卷,為《資治通鑒》等巨著提供了文獻基礎 ,深刻影響了東亞文化圈的知識傳播體系。


參考來源

  1. 《辭源》(商務印書館)"秘書省"詞條
  2. 《中國曆史大辭典·職官制度卷》(上海辭書出版社)
  3. 《中國官制大辭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秘書省是我國古代管理國家藏書的中央機構,其曆史演變和職能可概括如下:

一、起源與發展

  1. 東漢至南北朝:東漢桓帝始設秘書監,負責管理圖籍。南北朝時期正式升格為“秘書省”,成為獨立官署。
  2. 存續時間:從東漢後期至明初被撤銷,曆時約1200餘年。

二、主要職能

  1. 藏書管理:負責收藏、整理宮廷典籍,尤其注重珍稀文獻的保存。秦始皇焚書後,西漢多次下诏求書,藏于“秘府”,“秘書”一詞由此得名。
  2. 文化職責:領國史、著作二局,參與修史及文獻編纂。

三、官職設置

四、演變與衰落

  1. 唐代:改稱“蘭台”“麟台”,成為文人入仕的重要跳闆,如李商隱、杜牧等均曾任秘書省校書郎。
  2. 宋元至明:金元時期降為秘書監,明初職能并入翰林院,最終撤銷。

五、曆史意義

秘書省的興衰反映了古代官方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其職能從壟斷藏書逐步轉向文化管理,伴隨印刷術普及和藏書機構多元化而式微。

如需進一步了解唐代秘書省的具體作用,可參考(道客巴巴)的詳細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頒政八陣圖不悆塵動傳箭出芽生殖詞匠大教學論單眠阏與肥水馮循改稽寒儉好惹禍災夾被解放後警迹人旌甄金橘金錢雞犬不安軍鞞秬秠糠菜半年糧豤豤涼絲絲嵺愀骊黃牝牡六駮流吹留待流襟龍騰鳳集漏逸螺墨魯智深棉毛褲噴騰撇放起場清卓任信柔慎入閤散從官山墳上館子聖笤使婢書觀素淡鹈鹕偷幸駝絨土筍湘陵妃子枭翦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