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秘書省的意思、秘書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秘書省的解釋

官署名。 東漢 始置秘書監一官,典司圖籍。 南北朝 以後始設秘書省。其主官稱秘書監,監以下有少監、丞及秘書郎、校書郎、正字等官,領國史、著作二局。 唐 代改稱蘭台、麟台。 明 以後其職務并入翰林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秘書省是我國古代管理國家藏書的中央機構,其曆史演變和職能可概括如下:

一、起源與發展

  1. 東漢至南北朝:東漢桓帝始設秘書監,負責管理圖籍。南北朝時期正式升格為“秘書省”,成為獨立官署。
  2. 存續時間:從東漢後期至明初被撤銷,曆時約1200餘年。

二、主要職能

  1. 藏書管理:負責收藏、整理宮廷典籍,尤其注重珍稀文獻的保存。秦始皇焚書後,西漢多次下诏求書,藏于“秘府”,“秘書”一詞由此得名。
  2. 文化職責:領國史、著作二局,參與修史及文獻編纂。

三、官職設置

四、演變與衰落

  1. 唐代:改稱“蘭台”“麟台”,成為文人入仕的重要跳闆,如李商隱、杜牧等均曾任秘書省校書郎。
  2. 宋元至明:金元時期降為秘書監,明初職能并入翰林院,最終撤銷。

五、曆史意義

秘書省的興衰反映了古代官方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其職能從壟斷藏書逐步轉向文化管理,伴隨印刷術普及和藏書機構多元化而式微。

如需進一步了解唐代秘書省的具體作用,可參考(道客巴巴)的詳細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秘書省》的意思

《秘書省》是一個中文詞彙,通常用來指代國家政府機構中負責辦公、文書工作的部門或機關。在現代國家政治體系中,秘書省也可以稱為秘書館、秘書處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秘書省》這個詞由“秘”、“示”、“禾”、“心”四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3畫。

來源

《秘書省》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據傳,唐代朝廷設立了專門負責秘書工作的機構,稱為“秘書省”。這個機構的職責是處理皇帝的書信、命令,并負責宣傳、文書及公文的起草和發放等工作。

繁體

《秘書省》的繁體字為《祕書省》。

古時候漢字寫法

《秘書省》這個詞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各種不同的形态和變體。比如,《康熙字典》中記錄的形态是“祕書省”,而《說文解字》中則寫作“秘書省”。

例句

1. *********的辦公廳類似于一個現代國家的秘書省。

2. 他在秘書省工作了多年,對政府文件的處理非常熟練。

組詞

秘書、書省、秘書館、秘書處

近義詞

書記處、文書處、公文處

反義詞

*********、人力資源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