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敏悟的意思、敏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敏悟的解釋

(1).亦作“ 敏晤 ”、“ 敏寤 ”。猶聰明。《梁書·蕭洽傳》:“ 洽 幼敏寤,年七歲,誦《楚辭》略上口。”《北齊書·文襄帝紀》:“﹝ 高澄 ﹞就 杜詢 講學,敏悟過人, 詢 甚歎服。”《新唐書·白居易傳》:“ 居易 敏晤絶人,工文章。”《新唐書·裴識傳》:“識字通理,性敏晤,凡經目未始忘。” 宋 蘇舜欽 《廣陵郡太君高氏墓志銘》:“夫人幼敏悟,聞人誦詩書,一過耳盡記不忘。”《醒世恒言·蘇小妹三難新郎》:“ 東坡 聽念,大驚道:‘吾妹敏悟,吾所不及!若為男子,官位必遠勝于我矣。’”

(2).猶覺悟。 柔石 《為奴隸的母親》:“這樣,她也恍恍惚惚地敏悟:‘還是早些脫離罷,她簡直探子一樣地監視着我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敏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敏悟”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1. 聰明機敏:指天資聰穎、思維敏捷,常形容人學習或理解能力強。例如《梁書·蕭洽傳》提到“洽幼敏寤,年七歲,誦《楚辭》略上口”。
  2. 覺悟醒悟:表示對事物本質的深刻理解或突然領悟,如柔石在《為奴隸的母親》中寫道“她也恍恍惚惚地敏悟”。

二、曆史引證

三、用法特點

四、綜合釋義

該詞融合了先天智慧與後天覺悟的雙重特質,既強調天賦的聰慧(如“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也包含對人生、事物的深刻洞察(如“覺悟”義項)。


可通過漢典()或《梁書》《北齊書》等古籍查閱更多經典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敏悟》?

《敏悟》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可以分為《敏》和《悟》。這個詞表示人們對事物非常敏銳和聰明地領悟、理解。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敏悟》中的第一個字《敏》的部首是「攵」(略捺) ,它的總筆畫數是8。第二個字《悟》的部首是「心」,它的總筆畫數是10。

來源和繁體

《敏悟》一詞的來源于古代《周易》中的卦象,卦象内有「天風姤卦」,姤有「敏、悟、事」之意,因此也有了這個詞語的概念。在繁體字中,這兩個字的寫法分别是《敏》和《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敏》為例,在古代的寫法中,「敏」的上部由「親」和「心」組成,下部為「殳」。而《悟》在古代寫法中,「悟」的上部為「心」,下部為「屋」和「又」。

例句

1. 他對于問題的敏悟程度讓人震驚。

2. 通過廣泛閱讀,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敏悟能力。

組詞

敏捷、敏銳、敏感、領悟、覺悟、醒悟

近義詞

機敏、聰明、伶俐

反義詞

遲鈍、愚笨、無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