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缗綸的意思、缗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缗綸的解釋

釣魚用的絲線。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緡綸不投,罝羅不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缗綸是漢語中具有複合語義的詞彙,需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代典籍記載,"缗"本義為釣魚或系錢所用的絲線,《詩經·召南》有"其釣維何?維絲伊缗"的描述,指以絲線為釣繩。漢代《說文解字》釋"綸"為"青絲绶",本指青色絲帶,後衍生出整理絲線、垂釣線等含義,如《文心雕龍》"經綸之言"即取其治理引申義。

二字連用見于宋代文獻,指代漁具組合,《事物紀原》載"垂綸之具,以缗系綸",表明"缗綸"特指古代釣魚器具中用于連接釣竿與魚鈎的絲線系統。清代《古今圖書集成》在"漁具考"篇中進一步說明:"缗綸者,所以系餌待鱗也",強調其作為漁具核心部件的功能屬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但在古代漁業文獻和詩詞創作中具有特定文化意涵。如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描繪,便隱含着對缗綸這一傳統漁具的藝術化呈現。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缗綸”的詞義解釋,綜合權威文獻和不同語境,存在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指釣魚用的絲線(拼音:mín lún)

  1. 本義:古代釣魚工具中的絲線,見于南朝謝靈運《山居賦》中的描述“缗綸不投,罝羅不披”,意為不垂釣、不張網捕魚。
  2. 引申用途:因絲線材質精細,也被借代指代其他纖細的繩索類物品。

二、形容事物錯綜複雜(拼音:yīn lún)

  1. 來源典故:出自《左傳·僖公十四年》“缗綸于竹帛,非維是邁”,原指編織時絲線交錯的形态。
  2. 現代用法:引申為描述紛繁雜亂、難以理清的狀态,例如“事務缗綸,難以決斷”。

補充說明

建議在閱讀古籍或使用該詞時,結合上下文語境選擇合適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思闆書媬傅臂钏逼新波斯人楚歌詞義啖齧道三不着兩登僧斷想端兆轒輼肥豬鋒石缟練骨肉至親會門回阡昏眩或種滬書僭虐件物機械空谷足音誇俏蠟兒兩部蛙撂交潦污淪喪痲痹哤聒媚色彌遠木災暖房炮長仆歐起案氣湧如山器遇确然衢歌上儀蛇腹斷紋收募死症跳邊通敏駝轎烏衣諸郎蝦酣閑曹冷局顯職筱簜笑聲淅零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