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播告的意思、播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播告的解釋

布告,遍告。《書·盤庚上》:“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 孔 傳:“王布告人以所修之政,不匿其指。” 宋 曾鞏 《辭中書舍人狀》:“竊以 唐 虞 三代之君興造政事,爵德官6*能之際,所以播告天下,訓齊百工,必有詔號令命之文,達其施為建立之意。”《元典章·诏令一·上尊號诏》:“屬茲大慶,宜布寬條,茲用播告中外,凡爾有衆,自今以始,各務維新。” 清 曾國藩 《送江小帆同年視學湖北序》:“當以某經試士,能背誦否,某史試士,能言否。其為我播告偏隅,鹹使知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播告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播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播告(拼音:bō gào)指“布告,遍告”,即廣泛告知或公開宣告某件事。該詞多用于正式或官方場合,強調信息的廣泛傳播性。


二、出處與用法

  1. 古籍來源
    最早見于《尚書·盤庚上》:“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 孔傳解釋為“王布告人以所修之政,不匿其指”,即君主公開政令,不隱藏意圖。
  2. 曆史用例
    • 宋代曾鞏在《辭中書舍人狀》中提到“播告天下”,指通過文書向大衆傳達政令。
    • 《元典章·诏令一》中“播告中外”則用于诏書,表示向内外宣告。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播告”使用頻率較低,更多用“公告”“通知”等替代。但在文學或仿古語境中仍可見,例如:“政府通過廣播告示民衆新政策”(參考的造句邏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尚書》及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播告》這個詞,是用來指代宣布、公告某種信息、事件的行為或方式。下面分别介紹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播告》這個詞包含了兩個部首,左邊是“播”字的部首是“扌”(手),右邊是“告”字的部首是“言”(讠)。總共需要寫七畫。 來源: 《播告》這個詞的來源是由兩個獨立的字組合而成,分别是“播”和“告”。 繁體: 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也是《播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剖析其古時候漢字寫法,我們可以發現在古代有一種不同的寫法,即“播”字的下邊部分是“方”字,而“告”字的上邊部分是“扌”(手),這個古代寫法中,“播告”兩字是由五個筆畫組成的。 例句: 1. 學校廣播播告了明天的活動安排。 2. 政府發出了一項重要的播告,要求市民做好防護工作。 組詞: 與《播告》這個詞相關的組詞有:播放、播音、播種等。 近義詞: 與《播告》這個詞近義的詞彙有:宣布、通知、聲明等。 反義詞: 與《播告》這個詞反義的詞彙有:隱秘、保密、不宣布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